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一同交流参加CIIA考试的感受。
我叫于新华,现在在海通证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在首次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中顺利过关,我感到非常欣慰。就如同一个辛勤劳作的园丁,经历了春耕、夏种,面对收获的秋天,曾经的辛苦和汗水都化做了丰收的喜悦。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这其中有幸运的因素,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证券业是个知识、智力高度密集的行业,所以我从不敢懈怠,一直通过持续的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在业务实践中提升技术水平。
参加CIIA考试的主要目的全面系统地学习证券分析理论。资本市场在国内发展的历史还很短暂,而在发达国家却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所以向国际接轨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2007年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将因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而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证券业的进一步接轨可能也并不遥远。通过参加CIIA考试和系统地学习,使我对股票估值、固定收益产品估值、金融衍生产品估值等证券定价理论具有了全面的认识。国内的投行业务以前对证券定价环节不够重视,而在将来的以全流通为背景、由市场决定证券发行价格的环境下,证券定价可能成为整个证券发行业务的中心环节。熟悉证券定价理论将可以提升我的投行业务水平,使我受益无穷。
对于参加CIIA考试的经验,我觉得不同的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只能谈一点非常粗浅的看法。
首先参加考试前应当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国内举行的是CIIA终级考试,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因此扎实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涉及证券基础知识,还包括会计理论,甚至数学基础。会计基础扎实将使《财务会计》、《公司财务》的学习变的轻松,对高等数学、计量经济学、统计理论的熟悉非常有益于理解固定收益产品定价、衍生产品定价、证券组合理论。如果有可能,考生在临考前最好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完善相关知识体系。
针对CIIA都是主观题的特点,要求应试者必须小心谨慎,充分保证分析和计算的正确性。目前许多水平考试都以客观题为主,客观题的好处是如果算错了将很可能找不到正确答案,就会提醒你检查前面的错误。而主观题就没有这个纠错机制,而且前面的计算结果很可能是后面进一步计算的基础,前面的错误会导致后面一连串的错误。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每一步分析和计算必须精准,应当时刻提醒自己可能存在差错,前后互相验证,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样做的缺点是用时较多,可能导致做不完全部题目,这时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放弃一些明显没有思路的题目。在某些情况下,放弃是一种明智,也是一种勇气。所以,对于国内考生来说,应该通过做题适应这种题型。
最后,参加CIIA考试需要一种狂热的精神和全身心的投入。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才能够深入到知识体系的内部,摄取其中的精髓并将其作为整体融会贯通,悟出潜伏在知识体系表层之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想,真正地掌握其深刻的内涵。做到了这一点,就足以轻松应付各种各样的刁钻的问题。
就谈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