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从经济实力的对比角度来解释这一历史现象,但是一时没有找到想要的资料,发现了一篇有关人口的文章,在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时代,这也能说明一点问题。
 《三国户口考》陶文牛,2005(4)
 蜀汉人口: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3年),魏军邓艾部兵临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裴松之注引王隐《蜀记》:“禅又遣太常张峻,益州别驾汝超受节度;遣太仆蒋显,有命敕姜维。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余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余物称此。”(卷33《蜀书·后主传》注引《蜀记》,p.901)
 孙吴人口:吴天纪四年(公元280 年) ,孙皓降晋,晋将军王浚受降。裴松之注引《晋阳秋》:“浚收其图籍,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余艘,后宫五千余人。”(卷48《吴书三嗣主传》注引《晋阳秋》,p.1177)
 曹魏人口:唐人杜佑推算出:“除平蜀所得,当时(公元263年)魏氏唯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卷7《历代盛衰户口》,p.39)
 《晋书·地理志》记载了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的全国户口数,同时也记载了全国19州172郡的户数。将此书所记各州、郡户数,按三国时期各国疆域划分,并与魏、吴、蜀汉户数对照,可列表如下:
  魏国 吴国 蜀汉
 三国时期 66.3万 52.3万 28万
 西晋时期 162万 54.6万 3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