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看的懂得经济学情景喜剧
          ——从房产税之争看郎咸平的阶级属性
    最近北京放出风声来,说也要开征房产税了。国家对富人多收税,然后帮助穷人,按说是件好事,可是看看网上很多论坛,都是反对征房产税的,什么样的稀奇古怪理由都能提出来。最近又看了郎咸平在广东卫视《朗眼财经》谈论房产税的问题,看完之后更是气得够呛。
    房产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经济学上的问题真的就那么复杂么?
    最看不惯那些专家学者,故意装模作样,在电视上满嘴跑学术名词,什么“经济总值”、什么“消费指数”,侃的你头晕眼花,说的也是中国话,就是听不懂。经济学不应该被少数人掌握,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应该知道这些经济上的事是怎么影响到自己的。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社会上的钱都到哪里去了,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场经济学情景喜剧,共十集。分别是:
   《大发集团的财富分配表》
   《储蓄和消费》
   《GDP和工资》
   《剩余价值》
   《公有制和私有制》
   《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
   《美国闹金融危机了》
   《房地产市场》
   《房产税》
   《大辩论》
   
   前九集主要通过故事对现在的经济情况进行描述,第十集通过问答和辩论对当今社会情况进行总结,关于房产税的精彩内容集中在第九集和第十集。下面请欣赏。
  故事场景:
  一个长江口岸城市,名叫忠化,有港口,有铁路,交通非常便利。
  
   出场人物:  
   忠化市政府 
   忠化市政府某官员贾友全:政府里面有头有脸、真正有实权的人物。 
   忠化房地产开发商甄颂理:贾友全的铁哥们儿。 
   某银行忠化市分行
   忠化建筑企业鹊德建筑公司:200人的公司,不小了,这几年房地产业搞得红火,公司也生意兴隆、日进斗金。这样的企业忠化不少,共有10个。
   忠化民营企业大发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大发:八十年代初期是某中型国企领导人,后来改革了、开放了、咱们的国企不行了。赵大发为了帮助地方政府盘活资源、发展经济,好不容易把国企私有化,成立了大发集团,主要生产服装、玩具等产品。像大发集团这样的企业忠化很多,共有100家。
   大发集团高级管理人员吴旺财等共10人:吴旺财他们是赵大发的心腹,平时跟着赵总那是吃香的喝辣的。
   大发集团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张奋斗、王努力等共100人:张、王等人,辛辛苦苦工作,生活还算小康,亲戚邻居还能看得起。
   大发集团普通员工牛耕田等共1000人:牛耕田等人,工作累死累活,天天加班,生活上还能吃饱穿暖,就怕小孩上学老人看病,总的来说他们生活得还算可以,至少还没有人跳楼自杀。
  (以上地名、人名、公司名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关俺事。)
   故事开展:
                第一集 大发集团的财富分配表
   大发集团的工人张奋斗、王努力、牛耕田等共1100人工作在劳动第一线,一个月生产下来,把产品卖掉,赵大发算了算,除去水电费、原料费、机器折旧费等,净挣了550万。赵总手里攥着这五百多万,心里盘算了,这么多钱怎么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15%税,跑不了的,不过可以请请客、送送礼、做个假账、弄个假发票什么的,交个10%应该没有问题(交税共55万)。牛耕田他们么,一个月2000,够养活他们了,不怕他们跳槽,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不好找(牛耕田等工资共200万)。张奋斗、王努力是企业骨干,就得拉拢着点,一个月开5000不少了(张、王等工资共50万)。吴旺财是得力干将,工资不高点谁给咱卖命啊,一个月发2万(吴旺财等工资共20万)!赵总这么一盘算,最后自个挣了225万。
   赵总心里乐开了花,开宝马,做奔驰,买别墅,给老婆买金银首饰名牌时装,送儿子出国留学,听说有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挺漂亮,弄过来养着当二奶吧,这才花几个钱,平均下来每月赵总一共才消费25万元,每月结余200万,先存到银行。吴旺财一个月挣2万,也是有钱的主,吃喝不愁,另外又买了个大众滕迈小轿车,过得也是非常潇洒,平均每月消费1万,结余1万,存起来。张奋斗、王努力每月挣5千,够花了,偶尔也能吃个鱼吃个肉的,但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顶多暑假领孩子去趟世博会,平均每月消费2000,结余3000,存起来,准备买房子。牛耕田日子就苦了,每月2000元,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平均每月消费1500,就留下500元结余。政府收了55万的税,给公务员开工资,修桥铺路建花园,一个月也是消费55万。
   这样就得到了下面这个财富分配表。
   这里请注意:
   月总收入等于月工资乘以人数
   月总消费等于月消费乘以人数
   月总储蓄等于月储蓄乘以人数
                    人数     月工资   月消费    月储蓄    月总收入   总消费     月总储蓄
赵大发              1                   250000   2000000   2250000     250000    2000000
吴旺财             10     20000    10000      10000      200000      100000    100000
张奋斗王努力 100      5000     2000       3000        500000      200000    300000
牛耕田          1000      2000     1500         500        2000000   1500000   500000
地方政府                                                                 550000    550000 
合计:                                                                   5500000   2600000  2900000
  备注:赵大发的爱人因为失业多年,每月领取500元的低收入保障金,因为数目太小,这表就不列出了。
   大发集团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企业,当然咱们国家还有很多不典型的企业,各位网友都是神通广大的牛人,您要是了解一些企业的大致情况,也做一个财富分配表拿到网上晒晒。
            第二集 储蓄和消费
   大发集团每月挣550万,共有260万拿去消费,共有290万存在银行里。所以就有个大陆经济学家说:“中国的老百姓太抠门了,挣了钱就往银行里面存,都不知道花钱,这个这个中国的内需怎么提高啊,内需你都不懂?内需就是你每月的消费,就是你需要什么东西花出去的钱。你不花钱,企业的产品怎么能卖更多的产品啊,中国的经济怎么腾飞啊?”
  
   牛耕田:我每月就存500元啊,就给孩子攒个学费钱,万一还要给老人看病呢。
   张奋斗、王努力:我要努力,我要奋斗,我要攒钱房子,把钱花了我拿什么买房子。
   赵大发:我哪点抠门了,二奶我都包了俩,每月我挣二百多万,你让我怎么花得完。
   吴旺财:赵总您是贵族啊,那些什么学者、教授都是穷鬼,哪能理解您贵族的生活。
  
   那位大陆经济学家大概忘记了:这290万存款,有210万存在赵大发、吴旺财的账户里。富人的钱花不完,穷人的钱不够花。记得有一期《郎咸平说》节目里,郎教授把这个“学家”骂了个狗血喷头:“小学生都能算出来的问题,大学者都算不出来。”听了觉得特痛快,觉得郎咸平还是很有良心的。
            第三集 GDP和工资
  
   这一集说说国民生产总值和大发集团之间的联系,国民生产总值在英语里简称GDP,这个大家在电视里面经常听到。中国有很多很多像大发集团这样的企业,甭管是私人的企业还是国家的企业,把他们买产品挣的钱的统统都加起来,就是GDP。大发集团挣的这550万元,就是大发集团对GDP的贡献。忠化有一百家大发集团这样的企业,忠化市这一个月的GDP就是550万乘以一百。
   张奋斗:哦,总算明白了,原来咱们大发集团的GDP都被赵总一个人撰在手心里。
   牛耕田:就是啊,这么多GDP,给谁不给谁,都是老板说了算。
   王努力:听说咱们国家的GDP每年都是8%的速度在增长。
   牛耕田:GDP,顶个屁,涨了也是老板的,人家给你开的工资又不涨。
            第四集 剩余价值
   上一集讲到,牛耕田说:“GDP涨了也是赵总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大发集团挣的GDP就可以说成是赵总挣的GDP么?
   赵大发:嗯······(嗯了大约半分钟)
   赵大发:话可不能这么说,这550万呢,我给政府交了税,我给工人发了工资,你看我养活了一千多工人,最后这225万才是我合法挣得。我这个人呢,还是忠化市政协代表,我很有爱心的,我经常给希望工程掏钱啊,我去年一年就花了10万,我还帮助灾区,前年地震我捐了整整8万啊,我还·······
   停!赵大发说了,这225万元才是他挣的合法收入。这225万元是不是赵总挣的呢?赵大发和吴旺财他们天天在办公室里喝茶吹牛看报纸,天天不是下馆子就是去唱歌,赵大发一个人一个月就挣两百多万,这也太夸张了吧。
   为了把问题说的更清楚一点,这个帐可以算到每个工人的头上:大发集团每个月挣550万,折合到劳动工人张、王、牛共1100人身上,每个月每人挣5000元。也就是说,牛耕田在赵大发的厂子里打工一个月,为厂子挣了5000元,赵大发给牛耕田2000元,自个落了3000元。这3000元就叫做“剩余价值”,这就是马克思一天念叨三遍的“剩余价值”。现在的问题就是:凭什么这3000元就归赵大发了?
   吴旺财:你以为管理这么大的企业谁都能干啊,赵总是领导型人才,天底下像赵总这样的人才能有几个,拿那么多是应该的。
   管理一个大型企业确实不容易,职业经理人也确实不好当,但是不至于拿那么多吧,赵总一个月消费25万,给赵总每月开50万,赵总把剩下的175万退回来好么?
   赵大发:胡说什么?大发集团是我私人的,机器、厂房都是我,挣的钱当然是我的。
   牛耕田:那是他贪污的,你听我说啊,姓赵的底细我全知道,25年前我二大爷原来和他是一个厂的,市里的那个贾友全是他小舅子岳父的外甥,他跑了贾友全的路子,那么大的一个厂,他5万元就买下来了,这是贪污啊。
  
   基督教认为,由于人类的共同祖先亚当、夏娃不听上帝的安排,偷吃了禁果,所以每一个人都有罪,包括刚出生的婴儿,这种从娘胎里就带出来的罪过,被称为:“原罪”。中国那么多有企业、有资产的人,他们有很多很多的钱。改革开放初期,大家都没有钱,现在这些有钱人当时是怎么变得富裕的呢?大家都清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混乱阶段,有很多人偷税漏税、钻国家空子倒买倒卖、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正当的低价购买国家财产,就这样他们获得了第一笔钱,有了这第一笔钱,他们才能开始经营正常的生意,把生意越做越大,钱也越来越多。这个第一笔钱的问题,被称为中国众多有钱人的“原罪”。
   现在牛耕田举报赵大发贱买国家财产,那么具体到赵大发个人身上,到底有没有“原罪”问题呢?这个就是司法部门的工作了,得好好调查调查。话又说回来,那么多年前的事,早干什么去了,现在才查,谁能调查清楚。总之,在没有获得正经八百的证据之前,尽管赵大发有很大的嫌疑,我们这部喜剧不考虑“原罪”问题。
  
   牛耕田那个气啊,抄起板砖就冲导演了拍了过去:怎么说话呢,还有没有天理,怎么就调查不出来了!丫收了姓赵的多少好处费?
   张奋斗、王努力赶紧拦住牛耕田:冷静!他是导演说开了你就开了你,还想不像上镜了?牛耕田一想也是,把砖头扔了,忍了这口气。
  
   我的妈呀,太刺激了!这年头江湖险恶,做导演也差点挨板砖。天地良心,我可是没拿一分的好处。这牛耕田也是,平时老老实实一个人,今个听了 “剩余价值”,怎么就变了一个人似地,这还是大家所熟悉的勤劳善良埋头耕地的老黄牛么?简直是非洲野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