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52 0
2010-09-24
美中翻脸,G20胳臂向谁弯?

·
2010-09-24 01:00
·
工商时报

·
本报讯


 自美国雷曼兄弟倒闭,引发全球金融风暴迄今,已届满两周年。包括美中在内的G20从一开始的同舟共济,到现在的复苏互异,各国经贸政策的优先目标已大不相同。当美日欧还在推敲何时推出新一波量化宽松措施之际,经济回春向荣的新兴市场与原物料国家,则正为如何吓阻热钱炒作与防止资产泡沫,而大伤脑筋。在G20自扫门前雪下,美国想重施「以邻为壑」的贸易报复故技,恐难争取G20全员背书。
 美国经济复苏情况到底如何?据权威机构「国际经济研究局(NBER)」本周初宣称,衰退已于09年6月结束,经济现正处于复苏期。然而,NBER利多对美股的冲喜效果仅止一天,因为联邦准备理事会(Fed)隔日就泼了一盆冷水,对持续低迷的通膨与成长情势深感忧心,所以慎重考虑采取新一波量化宽松行动。
 从「干预」汇价的角度观之,Fed此番心战喊话,威力不逊于上周三日本财金当局轰炸汇市的两兆日圆银弹,不同的是,Fed顺利全面压低美元汇价,因而局部抵销了菅直人政府阻升日圆的努力。
 美国当然不会承认Fed的「光说不练」,是对汇价的一种变相干预,却认定中国限缩人民币升幅,是导致美中贸易失衡的元凶。美国财长盖特纳甚至扬言,要在11月G20首尔高峰会,把人民币议题端上台面。言下之意,就是要诉诸国际压力,逼迫人民币升值到位。
 明理的人都知道,美中贸易失衡是个纠结复杂的大哉问。刻在纽约参与联合国大会的中国总理温家宝指出:「美中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不是人民币,而是贸易与投资结构。」此话虽是自我辩护,也透露了美方刻意隐瞒的事实。
 以美国电子业为例,当年挟着冷战结束的和平红利,以及撙节生产成本的自利考虑,改采委外生产模式,因而发展出现今「台商接单,大陆生产」的供应链体系;美国品牌吃肉,两岸代工厂喝汤,彼此共生共荣。也因为中国制产品相对低廉,遏抑了通膨作怪的威胁,全球在后冷战时期才能享有长时间的稳健成长。
 但如果美方执意要把本国企业委外生产所创造的贸易「赤字」赖到接单国身上,把本国企业不在本土创造就业归咎于接单国的排挤效应,那就是倒果为因,一笔抹煞代工模式的「创利」功劳。
 不过,
美国老大当惯了,总认为自己做任何事都师出有名,自己遭遇的困境都是别人的错。尤其在积重难返的贸易逆差上,不曾见历任政府认真矫正投资结构,只是急着在国际间找「操纵汇率」的代罪羔羊。1971年,共和党尼克松任内威逼德、法签署「史密松宁协议」;1985年,共和党里根任内强求日、欧签署「广场协定」;1994~95年,民主党柯林顿任内单挑日圆。在上述三大「汇」战中,对手国货币都如美所愿大幅升值,结果却是美国贸易赤字依旧持续攀高。
 尽管「损人不利己」的历史教训不远,美国府会在期中选举年,挑上中国人民币做为共同的敌人,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对政客而言,投资结构调整旷日废时,只有苦劳未必图得到功劳,「嫁祸于人」是最便利的方法。因此,无论是欧巴马政府不断拉高分贝对北京开炮,抑或美国国会近期将通过对中国的片面关税惩罚措施(一如当年对付欧洲、日本),也就不足为奇了。至于美国至上主义者,也必然会极力鼓吹各式保护政策,例如半导体龙头英特尔创办人葛洛夫就主张,政府应对美商委外制造的产品课以重税,才能确保就业机会留在国内。但葛洛夫似乎忘了,英特尔超过60%的高毛利率,部分还是拜全球代工体系抬轿之赐。
 美国产官学大可继续展现强国的霸气,也可以过河拆桥,但现今的世界已不再是美国说了就算。欧元区推行单一货币机制超过10年,正面临存亡续绝的转折点,承受不了太剧烈的汇率变动;日本在两次大升值中元气大伤,恐无力招架日圆第3度劲扬。尽管出口竞争上,欧日也乐见人民币大幅升值,但未必认同美国府会激烈逼宫。更何况,中国现在不仅是美债最大的买主,也是欧债、日债的大金主,投放之间,对欧元与日圆也有一定的牵动力。
 再看G20其它成员,韩国与印度尼西亚早在日本之前,就与亚洲多国央行形成防堵热钱干预阵线,拉美的巴西也矢言不惜砸重金阻升里耳。太平洋两端弥漫干预主义气氛,就怕币值波动过大,阻扰经济成长的步伐。万一人民币被迫大幅升值,亚洲与拉美新兴国家没赚到竞争优势,反而卷入新一轮升值竞赛,可谓得不偿失。
 美国图一己之私,中国有以待之,G20首尔峰会前的两强角力必然高潮迭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