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简要的介绍一下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有助于理解。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周期理论用的是生产结构(the stucture of production)来分析问题的。奥地利学派将产出分为资本品品和消费品,且将资本品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生产阶段的资本品,资本品又有专用性和非专用性之分。用来生产消费品的产品就是资本品或生产品(capital goods or producer goods )。生产结构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与庞巴维克的迂回生产方式(roundabout methodes of production)是一脉相承的,哈耶克形象地用直角三角形在表示这一生产结构的生产过程,资本品按照用途处于不同的生产阶段,消费品的生产是按次序从应用早期生产阶段的资本品开始,依次转向应用下一生产阶段资本品,到最后形成消费品的过程;生产越迂回,即所应用的生产阶段越多,消费品的生产能力越高;反之亦然。早期生产阶段的生产活动受利息率的影响敏感,而后期生产阶段的生产活动对利息率的变动不灵敏。简单说就是,离消费品越远的生产阶段的资本品生产受利息率的变动越灵敏。奥地利学派认为人为地信用扩张是周期性繁荣-萧条的原因。人为的扩张信用货币会使得利息率低于正常的不受干扰的利息率的水平,利息率的下降会向生产者或企业家传递错误的信号,使得他们误认为是人们的储蓄增加,因此他们就会扩大生产,早期生产阶段的投资活动扩张的会更明显,规模更大,更多的资源(主要是非专用性的资本品)会从后期生产阶段转向早期生产阶段,甚至生产阶段会向离消费品更远的阶段延伸。这样生产过程就被延长了。由于增加的投资活动会使得支出变为更多的居民收入;由于人们的时间偏好没变化,他们会继续增加消费。由于更多的资源转向早期生产阶段,且这一新的生产结构还没有完成,消费品的生产被减少了,由于消费需求增加,消费品的价格会上涨,这会诱使生产者将资源从早期生产阶段撤出,追求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带来的利润。这样由于人们的过度消费,使得向更加迂回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发生逆转,带来资本品市场的萎缩,繁荣开始转向衰退,早期生产阶段的资本品价格下降,生产活动停止,工人失业,使得消费需求由升转降,社会面临着一场危机,消费品的价格下降,但降低的幅度小于资本品的价格下降幅度,早期生产阶段的资本品下降的幅度最大,如原材料,股市猛跌,1929-1933的大萧条就是这样,哈耶克和米塞斯都预测到了危机的发生。
时间不早了,我睡觉去了,先到这儿吧。有问题就提出来,我尽我所知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