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建立:
围绕老板的问题,首先判断狭义条件下(不考虑其他外部条件,如资源分配,执行力度,外部其他支持等),新增和复购上加大与不加大的投入的效果。那么如何判定这个效果?
payoff1:报媒投入加大,目录营销不跟进。根据公司在该地报媒投放历年来的销售数据,建立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模型,经验证基本符合log回归模型,且现在公司的投入规模已经较大,市场的挖掘潜力已经很小。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报媒对于老会员的维持效果就比较重要了,继续建立报媒投放对于老会员的模型,发现在目录营销部配合的情况下,效果有限。
Payoff2:报媒投放加大,目录营销跟进。新增效果如payoff1中,复购效果明显加大,但如果做关联分析,可以返现,增幅部分中报媒投放的影响力度还是较低。
payoff3:报媒投放部加大,目录营销加大。新增效果维持原来。复购增幅明显,但比payoff2中有较明显差距。
payoff4:维持现状,都不加大投入。
貌似很简单的一个2*2博弈模型,但从数据提取,模型建立,整整花去数据分析部6人1个星期的,涉及SPSS、SAS,excel,word等常用工具。联系以前我在“给新人建议”一文中的说法,其实博弈的建立才是最麻烦的意见事情,简单判断谁都会。
回到上面的博弈中,如果按照销售情况来看,那么无疑是选用payoff2,因为销售额将最高,但联系投产比来看,那么倾向于与payoff3。博弈到此结束!
真的到此结束了吗?
不知道payoff2一句话有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该地市场潜力有限”,这是在建立博弈的计算当中得出的结论。
还有如果牵涉公司的资源最大化利用问题,那么payoff2中即便有较好的总投产比,那么扩大到公司整体来说,这样的投产比如果低于公司平均,或者新增部分亏损过大,payoff2是绝对不能够采用的。
结合公司整体,数据分析部给到老板的建议是选择payoff3,附带博弈过程,让老板圣段,结果老板与我们意见一致。所以说博弈只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段,如果将本次判断所有过程写成博弈,那么别说老板不愿意看,我自己也不愿意看。公司运营就是这样简单,不信大家可以看看一些投行的分析报表,他们的博弈论利用程度也就那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