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学的时候,政治老师的课,对很多人来说,是很无聊的。当然,对我也不例外。不过,我当时却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饶有兴趣,至今回想起来也很奇怪,大概骨子里天生有那么一点经济思维吧。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描述是很精辟的,尽管在今天有很多人对此产生了诸多疑义。马克思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有时,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我想,在今天说来,所谓生产关系,无非也就是经济制度吧。马克思说,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听起来,这个定义未免有些笼统和抽象。我说了,马克思说的生产关系无非就是我们今天所处的经济制度,那么,经济制度是什么?经济制度就是我们每个人获得物质利益(包括货币的和非货币的)的规则,它既包含成文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也包含不成文的习惯和道德。
我们知道,同样一个工种,例如刷盘子,在美国,能够买起房子和轿车,但在我国,估计养家糊口都是困难的。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经济制度的差异。
市场经济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一切居民收入都要从要素市场获得,换一句话说,没有提供生产要素,就不能取得报酬。什么是生产要素?马克思说,生产要素是指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即所谓的生产三要素论。听起来,又会让我们有些迷惑而不得其解。其实,简单来说,生产要素就是指劳动、资金和资源(包括土地、能源等)。一个好的经济制度,必须有一个好的健全的要素市场。像前面所说,同样是刷盘子的,为什么同工不同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要素市场不健全。首先,要素贡献是一样的,而我们每一个提供要素的人却不能完全得到我们的要素收入,而却被别人从旁边分去了一杯羹(即非要素收入),这就是我们收入减少的原因,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GDP的构成也就是要素收入的构成——工资、利润、股利、利息、红利及政府税金,从另一个角度说,参与瓜分蛋糕的就三个对象——劳动者、资本者及政府,他们所分得的蛋糕大小跟他们的贡献大小密切相关,而对于一个不好的经济制度来说,参与利益分配就远不止这些了,或者说,在一个不好的经济制度下,要素收入与非要素收入相比,就显得很不公平了,这样的话,势必影响到我们投入劳动、资金以及资源的积极性(当然,在这里,我们要排除对贫困群体的转移支付、社会救济等)。
搞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搞的有好有坏,非牛非马的大而有之,像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希望我们的市场经济不要搞成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