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5479 11
2010-09-26
范立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第八章 斯勒茨基方程——8.7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例子——例子:退税

范立安用了一个例子,大意是:
一国准备降低汽油消耗而征税,又不愿意使消费者收入减少,所以提出了一个方案,对汽油征税,然后再把这部分税收通过其他渠道全部返还给消费者。

征税前的收入为m
征税前的汽油价格为p,征税后的汽油价格为p'
征税前的汽油购买量为x,征税后的汽油购买量为x'
税率为t,征税后的商品价格为p+t

设消费者在汽油和某商品Y中进行选择,且Y的价格一直不变,征税前其他商品的购买量为y,征税后的其他商品购买量为y'

征税前预算约束:px+y=m
征税后的预算约束:(p+t)x+y'=m+tx'   ——》等式化简等于:px'+y'=m

范立安教材上说,消费者认为汽油价格增加了,所以消费量就少了,x’<x,y'>y。因此,征税后的预算线将不通过征税前的消费束(x,y)。
如下图:
嗯嗯.jpg

我的问题是:
征税前预算约束:px+y=m,征税后的预算约束:px'+y'=m
从征税前后的预算约束上,明显可以看出,可以由同样的消费束组成,即x'=x,y'=y
那么征税后的预算约束依然可以通过征税前的消费束(x,y),理论上产生同样的消费束完全有可能(x'=x,y'=y)。

范立安这部分是不是讲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26 23:33:09
它错  你对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23:51:37
征税前后两条预算线应该不变,这样征税不起作用。几年前我也发现这个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8 00:16:33
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释,预算约束是:(p+t)x+y'=m+tx'   其斜率要比原先的预算约束小,所以平缓,如你教材上的图所示。它推导出来的:px'+y'=m 并非预算约束,而只是说明预算约束:(p+t)x+y'=m+tx'   过(x',y')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8 00:25:00
wengyuanjia 发表于 2010-9-28 00:16
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释,预算约束是:(p+t)x+y'=m+tx'   其斜率要比原先的预算约束小,所以平缓,如你教材上的图所示。它推导出来的:px'+y'=m 并非预算约束,而只是说明预算约束:(p+t)x+y'=m+tx'   过(x',y')点。
(p+t)x+y'=m+tx'
化简就可以得到:
px'+y'=m

这两个等式其实是一个,只是有一点等式变换,内在意义是恒等的,都是一样的约束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8 09:51:22
我觉得对的啊 征税后汽油的价格上升 其他商品价格不变 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变化 预算线的斜率必然也会变化
所以必定不会与原来的预算线重合 不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