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4467 1
2010-09-27
我感觉在《易经》这本书中就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文化就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传统基调。“〈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上半句是指古人通过研究天象变动的规律来推知时节的变化,体现了科学精神;下半句是指古人通过观察社会现象来寻找治理天下、教化百姓的方法,则体现了人文精神。《易经》讲述的是通过观察细小变化来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是很具有哲学意义的;小处讲可以用来指导人生,大处讲可以悟出治理国家的道理。大家谈谈各自的看法,请洒潘江,各倾陆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27 13:19:11
真理都具有一致性。《易经》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我们都不明白“太极”到底是啥东西,我们也不明白“道”是什么,但这两者者具有辩证法的观点,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其实据后来的研究表示,这个“仁”并不仅仅代表“仁义爱人”这么简单,它的意思与“太极”“道”一样,我们也不明白,用一句话说,那就是万物的本源。佛经上说:人只有明心见性才能成佛,也就是福德圆满。
    其实我想世界上本无所谓“唯心”和“唯物”之分,科学发展的最终,会使两者趋于统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