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十二连跳”的悲剧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本田千人罢工事件也是激起了不小的风波,当然,损失最大的还是作为当事者的富士康和本田,可追究起来,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富士康、本田,中国所有的企业都潜伏着这样的危机,只是缺乏作为诱因的导火索而已,不要以为我这是危言耸听!
为何近年来劳动关系方面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看看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多年,经济体制转型在逐步深化,劳动者的自我意识、权利意识在觉醒,可劳动关系的发展却还滞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水平。
这种不协调,造成了企业不能正视员工的正当权益,而员工的声音不能上达于企业,对话的不通畅就造成了双方之间的沟通障碍,也就阻断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于是矛盾只会潜滋暗长,直到最终爆发。
除此之外,我国的多数企业,缺乏完备的员工培训体制,对于员工的专业技能、工作态度、职场心理等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辅导,这就造成了员工面对工作时过多的消极情绪,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再有就是缺乏先进的人才聘用机制。对于招收短期员工的企业,如果自主招工,从招到再到培训,等到员工能够熟练掌握这项工作的时候,也许就面临着劳动关系的解除。这不仅浪费资源、也严重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如果有一个专门企业,他们手下有一批专业的人才,这样,对于各方来说都是一种便利。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人才的聘用是企业的头等大事。自从亚当·斯密提出“社会分工”这一概念,社会各主体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分工合作成为最为有效的社会发展方式。对于变化中的中国劳动关系,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方法,成立一批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比如正在迅速发展的仕邦人力资源公司等。
“中国劳动关系变化”是一个社会性话题,自然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而之前刚刚结束的仕邦沙龙给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对话!中国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方向,无疑是维护各方的利益。
而要想真正做到维护各方的利益,那么就需要涉及利益的各方都能平等的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才不会偏听偏信,有失公允。那么,能够提供给各方一个交流平台的沙龙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