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的中国经济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氛围里,我国经济已经与国际经济密不可分,国内许多企业都已经登上了国际经济舞台,这就对我们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如何改进我们的“中国式管理”,开拓国际市场,以期在国际竞争中不断的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
关键词:中国式企业管理
1.管理的含义
一般而言,管理是指在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来协调他人的劳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高效率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作为一门学科和科学,管理学所含知识包罗万象,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经济学,逻辑学,数学,运筹学等等。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来自国际上的种种威胁和挑战,我们要将中国的管理做好,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我们本土的管理方式。如果能将中国式的管理方式运用得当,与国际接轨,那么就能更好的发挥出管理的作用。
2.中国式管理的内涵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其实对于中国式管理都不陌生,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中。我们只不过是没有将生活中、工作中的一些管理事件和中国式管理这个概念进行过多的联系。[1]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这么一门独具中国特色的东西,感受着它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企业带来的变化。
中国企业管理的实践和理论以其独有的魅力在世界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各个国家、地区的人文环境、意识形态的千差万别,产生了不同的管理哲学,因而也要求有相应的管理机制与之相配合适应,产生了各具特色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模式。那么对于中国式的管理而言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塑造了它、影响了它呢?答案就是中国浩瀚如海的古代文化。
3.中国式管理的特点
中国式管理有许多国外企业管理所没有的特点,这些都是在中国的现实土壤中成长出来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国的土壤也养育了中国式的管理。
首先,“中”是中国式管理文化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中所要保持的姿态之一,一提起这个字我们就会很自然的想起“中庸”这个词。坚持适度的原则,坚守信念,以辨证的思维看问题,也就是中国推崇的“中庸”之道。在中国式的管理中,我们推崇“和”,所谓“和气生财”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中国管理文化就是运用“中”、“和”的思想来实现管理中各个要素的和谐配置,进而实现和谐管理,达到事物和谐发展的目的。[2]这一点可以体现在2009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的就是“和”的思想,这是中国对于“和”的诠释。
中国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国家,管理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自然更加离不开人情。在中国,人际关系被认为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社会历来是重视人伦的社会,而且中国人做事喜欢讲究效率,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喜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以期能够达到常人所不能达到的效率或者效果。从这点上来讲,我们中国的管理与国外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也是许多国外管理者难以理解的事情。所以说,在中国的企业里要想做好管理,解决现实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用西方的管理思想来解决往往显得不够合适。
4.中国式的自身管理
典出《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句,相信我们都不陌生,这是中国人一条一贯的大道,发展事业本身没有什么目的,必须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使命。管理既然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一切以修己为起点,那么修己就成为管理者的必具修养之一。其中,修己包括:自觉,自律和自主。
第一,要自觉。当别人对我们客气时,我们要明白客气的含义,自动讲理。不管对方怎么说,我们自己先要衡量,表现出合理的态度和行为,以求合情合理。做人最要紧的,固然是讲道理。但是理不易明,道理往往很难讲。例如在对方对于你的行为感到不认同时,对方会客气地提醒我们,希望用点到为止的方式来促使我们自行调整。这只不过是给了你一个“面子”而已。我们听到这些客气话的时候,不能只听表面,要自觉,千万不要以为真的没有关系,却应该依据一定有关系的标准,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这样才能达到都有面子的目的。
第二,要自律。当我们不满意别人的表现时,不要贸然地直接指责,也不能够立刻和他讲道理。最好先给他面子,用情来点醒他,使其自动讲理,合理地调整他的言行。任何人都有糊涂的时候,这种无心的过失,如果马上加以指责,对方就会认为我们对他存有成见,明明是无意的,也要曲解成为有意。这是我们在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是上级对待下级的时候,贸然的指责有时候往往适得其反,达不到使对方意识到自己错误的目的。[3]
第三,要自主。人要时刻自省,必须以自动自发的精神,来维护自己的自主。一旦被动,丧失了自主的权利,往往会成为别人的附属品,就不能称之为一个独立的人。人的尊严,也是寓于自主自立之中的。就像一个国家一样,假如丧失自主,不能自立、自强,这个国家的尊严就不复存在,就会变成他国欺辱的对象。反映在企业管理中便是保持自己的主动,保持自立的形象,使别人从你的这种自立中意识到要尊敬你。这里还有一个信心的问题,越是自主的人,他的自信心就越强。
总之,自觉受人敬重要有自知之明,自律还要尊重他人,照顾大家的面子,还要自主地提高自动和自发的精神,便是修己的三大要领。
5.对中国式管理的思考
总而言之,在中国的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中国式的管理,包含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结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俗话说“入乡随俗”,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国外的企业管理者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我想还是有必要对中国的文化多进行一些了解,这样才能发挥应有的管理效果。当不同的管理理念出现矛盾时,我想中国式的管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淑英、刘忠明。 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速建、黄群慧。 现代企业管理[M]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王裕国、赵德武。经济学·管理学学术前沿[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赵国庆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