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高速发展30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高速发展10~20年还是有可能的。
宏观经济学中,一国保持经济成长的长期性因素有三个:就业人口的增长、资本积累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下面分别讨论这三个因素在中国的情况。
1、就业人口的增长:中国的劳动力即使在经过了30年的发展后,仍然有很多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了一种隐性失业,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随着二、三产业的进一步扩张,这些隐性失业人口有可能转化为就业人口,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2、资本积累的增长:中国是高储蓄国家,国民储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这个趋势还会延续;同时外国资本流入的速度可能会有所减缓,但仍会维持正数,资本积累的增长意味者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成长。
3、技术进步:虽然国内的原创技术进步不是很快,但是从外国引进的技术进步是非常快的,这是不发达国家的一个后发优势,技术进步意味者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成长。
上面讨论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但是长期因素不会自动形成经济增长,必须分析经济增长的短期因素。中国在经过长达30年的经济增长后,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由供给推动型转变为需求推动型。而中国的国内需求长期落后于经济增长,导致越来越依赖外部市场。在目前外部市场越来越收缩的情况下,如果中国不能根治国内需求不振的毛病,那么长期的经济增长将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