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447 15
2006-05-28

在三部门模型中,政府通过税收获得收入,从而有C+S+T,通过政府采购进行支出,即C+I+G,从而最终确定了C+I+G=C+S+T。

但问题也出来了。

就是,上面的公式,对于政府来说,仅仅是货币流的流向,即货币流入到政府,又流出政府,从而财政平衡。(我们只考虑财政平衡情况)。

问题在于:政府的税收,是强制的、无偿的,取得了税收收入后,进行采购,那么政府的货币已经支付出去,但是,相应的,政府获得了商品流,不过只有商品流的流入,却没有商品流的流出,那么,政府的商品流给了谁?

因为政府的本身是不能消费商品流的。

请各位帮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5-28 07:42:00
以下是引用万岁大中华在2006-5-28 7:03:00的发言:

就是,上面的公式,对于政府来说,仅仅是货币流的流向,即货币流入到政府,又流出政府,从而财政平衡。(我们只考虑财政平衡情况)。

Y=C+I+G 是从需求的组成成分来衡量总产出,而Y=C+S+T是从收入的去向的角度来衡量产出. 因为需求恒等于供给(因为把存货视为需求,所以恒等关系总是成立),而供给对应于收入,所以C+I+G=C+S+T. 这个恒等式里都是真实量,而不是名义量,没必要用货币流来解释.

从古典二分法的角度看,T是政府以实际购买力形式获得的收入,G是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而这种购买与消费同样是一种消耗,只不过家庭的消耗定义为消费,而政府的消耗定义为政府购买而已. 可以把G看成商品与服务的流入,而T看成商品与服务的流出.T=G,财政平衡,T<G,则政府对私人部门欠债.T>G,政府有储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8 09:24:00

几点问题:

政府的税收,是强制的,但不是无偿的。否则“滥用纳税人税赋”不会被经常提起。

“政府不能消费商品流”,政府的消费不计入C,不等于政府不“消费”。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支出法计GDP,强调的是以人们的支出行为来统计GDP(当年生产的最终产品是多少),而不是强调人们“消费了多少商品”。你自己买的商品全被“消费”了吗?是不是有些也“束之高阁”、“弃而不用”了(统计上它们都被记入C)?但你的这些行为并不表示社会上没有生产这些商品,而支出法认为,可以利用你对这些商品的购买行为(支出)来统计GDP(生产了多少这些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8 13:52:00

我的看法是,

政府提供了公共物品——国防、教育、司法等,这些公共物品又是免费的,可以看作政府的“商品流”流给的公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8 14:00:00

同意楼上的看法。政府产出的,其实不是商品,而是服务,公共领域的服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8 18:05:00

据我所知,不是这样简单的事情。

看起来是对的,不过仔细分析,就有点儿不对了。

第1个问题是:政府的支出中,转移支付大约占到1/3。这一部分,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过程,即从被收税者,转移到了被支付者手中,这是一种强硬的财富再分配手段,或者说是政权力量驱使的再分配过程。

第2个问题才是我不明白的关键:

(1)政府采购的,不仅仅是服务,例如电力、航天、等等,这些都是实在的产品,当然了,你也可以认为是服务。

(2)政府采购后,这些服务的受益人是谁?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服务的成本,是不是已经计入到了社会产出的成本中?

即政府的税收,是不是已经包含在产品市场价格的成本中?

(3)政府职员的工资,是计入到雇员报酬中的,所以,这种服务如果计入到政府的收支中,就不能再计入到雇员报酬中。

所以特别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