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精髓之处在于“看不见的手”对资源的合理分配,但是在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里,从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单一的依靠“看不见的手”是片面的。
话题回到现实中,有关目前的楼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房地产业的发展已经到准泡沫化的时候,引发的问题诸如“蜗居”等现象,这样的情况综合起来就是基本的民生问题。
国家开始运用宏观措施惊醒调控,从银行下手,是第一步,复杂的银行产品决定了仅仅在浅层的房贷上下手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个人认为调控的措施中,建设保障性住房才是根本所在,毕竟人口数量或者简化到购房需求量目前是稳定的,缺的是房子,供小于求的格局需要改变才能解决问题。
而从房地产调控以来,反映在二级市场上的情况是,从419岛型翻转之后,一轮小熊市,直到2319见底之后,目前在一个反弹的行情中盘整,而且大部分券商对年前的行情走势并不看好。
这其中,房地产板块绑架着银行板块对于大盘的走势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个人并不主要说二级市场的情况
个人想个见贴的人讨论调控政策的出路在哪儿?
举个例子,加入上海的房价下降30%,那需求量的增加会不会超过30%,当然两个比率并不是一个基础参考量。
那接下来的局面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如果讨论保障性住房的话,那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出来了,中央的政策在地方上的执行是“不利”的,地方政府对于有碍于本地经济发展或者政绩最大化的政策的执行是有待于说道说道的!!!
当然,现在中央的又有政策,新的调控政策中地方大员负有第一责任人使命的要求又有多大的成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