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退出房地产领域已成定局,甚至连相关日程表都已经公布出来。在楼市调控的关键时刻,政府如此作为,究竟预示着什么?世人还在推测,但有一点已经成定局:政府这次是要随楼市下狠心了!
在金融危机中挺过来的神州大地即将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速已经创造了世界奇迹,但是这个奇迹的记录继续神化的征兆明显,中国的经济已经上了高速路,想停都停不下来了。经济增长不是坏事,但坏就坏在它太快了,已经快得让龙的子孙们承受不起了,这就成了问题。当年为了保持经济增长、保证公民生活水平、保证就业水平、保证社会稳定,中央政府抛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随后各地地方政府跟进,整个社会的经济投资到了一个无法估计的天文数字,于是我们听到了各大银行信贷井喷的新闻,看到了各地挖坑搞基建的破败景象。这些新增的投资有多少进了固定资产投资范围内?又有多少进了房地产相关领域?中南海最清楚。
中国的经济被绑在了房地产上,调控楼市势在必行。
30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耗尽了我们的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我们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于是我们提出创新性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大转型已经悄然开始,这就预示着政府将对经济运行有大的动作。而牵动国民经济的牛鼻子就是楼市,所以楼市调控首当其冲。此次楼市调控一环套一环,每当人们对调控信心快要丧失时,新一轮的政策就来了,一次比一次下手重,先是限制贷款,再是大幅度首付比例,最近索性停止第三套房贷款。而在十一这个黄金周里,又出台了央企退出房地产的政策,看来,这次楼市是要震一下了。
楼市调控,之所以一次次败在地产大亨脚下,就是因为有很多地产大亨是有政府背景的,是政府控股的央企一次次在房地产改革的关键时期绊住了改革的步伐,楼市牵动经济方方面面,里面的利益分配更是盘根错节,理不清这些关系,楼市调控就难以进行下去。所以曾几何时我们看到国务院的的文件一个接一个,而其下辖的国资委的央企们一次次塑造出地王。
到了理清关系的时候了,于是央企开始从楼市撤离。少了这层牵绊,政府自我减压,后续的调控阻力就会减轻很多。
当年政府关闭小煤窑小冶炼厂小矿场等这些举措开始时也是阻力重重,关闭了不久又死灰复燃,最后随着政府相关人员的撤资,这些问题一下子解决了大半。央企楼市撤资,是不是借鉴了这方面的经验?
政府此时调控房价恰在其时。目前国民经济过热迹象明显,通货膨胀预期加大,物价上涨在很多领域显而易见,楼市的泡沫更是显而易见。此时对房价大打出手,将直接影响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预期,毕竟咱们是房地产经济,这对稳定经济大有裨益。
楼市终于没有了往年的火爆,观望迹象明显。地产大亨们捂盘惜售,消费者握紧口袋,双方都在观望,静候政策实施的效果。不出意外,涉及房产的央企股价将受些影响,特别是持有的地产股,股价一旦下跌,将直接冲击地产商,实力强的依旧为王,实力弱的可能会进行降价销售,再弱一点的将直接退出市场。这次调控将会导致地产市场的一次大的竞争格局改变。
如果此项政策能够完全实施,房价将不可避的出现传说中的拐点,后续的改革措施若能持续跟上,这次楼市调控,将永远记入共和国历史,与98年成功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一样,成为这个国家永恒的骄傲。至于房价,不会出现咱们期望的那样大幅度下降,不过价格上涨的幅度将会被彻底控制住,这也是稳定经济的需要。房价一旦大幅度降低,后果比房价上涨严重得多的多。
稳定是大局,这个大局要永远维持下去,政治如此、社会如此、经济也如此,楼市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