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687 7
2010-10-09

到“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标签,多数人觉得稀松平常。“中国开采”(Mined in China)这几个字过去也只是让人耸耸肩而已。但后来在一场外交争端中,日本公司反映从中国进口稀土矿遇到了困难,于是突然之间,日本的部长,美国军方的鹰派,还有对冲基金,全部都翻阅化学元素周期表去了。

从风力涡轮机到战斗机的各种设备都用到的金属钇,就属于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整个世界的稀土供应几乎全都产自中国。中国否认叫停稀土出口,但日本进口遇阻发生的时间惹人猜疑。而据投资顾问公司Stifel Nicolaus说,中国已在今年将出口配额收紧了40%。

如果是作为外交手段而限制出口,那就是一种冒险行为。想想俄罗斯把天然气用作外交工具的前车之鉴吧。乌克兰遭遇的天气然中断,让欧盟(European Union)各国部长注意到了他们冬季采暖对莫斯科的依赖。于是欧盟集中精力分散供应。液化天然气占消费量的比重,从2004年不到8%上升到了去年的14%。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则从28%下降到不足四分之一。


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即欧佩克)以石油为武器,同样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欧佩克提高油价和地缘政治热度,结果鼓励了新供应渠道的开辟。自1973年首次禁运以来,这家卡特尔组织的市场份额就从来没有回到那一年达到的51.2%。

虽然中国今天享有接近100%的稀土市场份额,但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 Geological Survey)数据,它只有36%的已探明储备。其实稀土并不像它的名字所说的那样稀有,只是很难发现浓度够高、开采出来在经济上划算的稀土。出于政治因素而实施贸易限制,会是改变这一状况的好办法。

                                                                                                                                                                         Liam Denn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9 11:17:51
脑子呢?你不要扰乱视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9 11:21:06
简直危言损听,
所谓气也好,油也好,这些都是这些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而限制我国的稀土出口在经济角度来说可能对稀土开发和出口企业不利,这些小小的利益损失相对于外交手段下的国家整体利益,根本算不上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9 11:25:34
卖出白菜价等于白给!还是走科技兴国战略,让稀土真正为国所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9 11:36:44
既然有资源优势  那就该利用   外国人的那一套什么自由贸易    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    欧佩克垄断石油  你看人家的经济实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2 11:12:55
贸易战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