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130 2
2010-10-09
  日前,有关部委发起了楼市调控的“第二波”攻势,先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金九银十”立即被打回了原形,各地楼市成交量相对节前暴跌,但这并不意味着楼市第二波调控已初见成效。事实上,围绕楼市的冷与热,房价的涨与跌,政策的严与宽,各方的博弈更为激烈。
  买卖双方利用政策的敏感期,开始了在信息解读方面的“攻心战”,试举两例:
  其一,对10月1日至5日北京楼市成交量是冷是热,“火爆者”认为,这5天北京签约商品住宅期房691套,如果再算上假期的前5天1543套的总认购数字,已有2234套房被买家锁定。这个数字,比去年楼市疯狂时黄金周成交358套几乎多了一倍。
  而对同样的数字,“冷清者”也言之凿凿: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数字显示,今年9月最后5天,北京新建商品房期房网上签约量为4013套,而10月1日至5日这个数字跌至849套。9月最后5天,二手房网上签约量为5088套,而国庆假期这5天仅有91套。
  同样的交易量,同一个城市,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面对如此纠结的结果,很多人无所适从。
  其二,新华网近日评出“2010年中国房价最该下降的八大城市”,三亚居于首位,东莞作为广东省惟一上榜城市格外扎眼,而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居然没入选。这个榜单的公信力如何,评选出如此榜单的背后又有何动机,在房地产利益博弈惨烈的今天,也的确让人感觉乱到“一地鸡毛”。
  种种怪异现象的背后,当然是各方力量围绕新政展开的新一轮博弈,都希望在心理上击垮对方。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6日,深圳新房成交量为2313套,其中1日和4日创今年以来新房成交量的最高纪录。这究竟是价格下降引发量的反弹,还是大家对第二波调控政策本身没信心?
  自第二波调控政策出台以来,无论是严厉的信贷政策,还是行政性的限购政策,可谓用到极致,要说楼市没反应基本没可能。关键是,在利益的推动下,在解读数据时,解读者并没站在客观立场上,从而引发了不必要的争论。
  对今年的楼市而言,第二波调控的效果如何极为关键。因此,在强化政策执行力的同时,对楼市的积极变化,有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公布,第一时间解读。对目前的楼市,最要紧的是掌握真实信息的发布权,不能轻易把数据的发布权,交给有利益纠葛者,引发不必要的混乱。
                                                                                                                                                                                   作者:马光远(经济学博士)  来源:新京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9 17:18:58
悲在悲,还是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9 17:44:09
举个例子:保险公司在投保的时候总给你讲如果不购买保险,万一出现了问题的后果的一严重性;彩票却始终在宣扬,每次有几注大奖!避重拣轻,焦点放大,真够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