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宏观经济学老师时常在课上提起杨院长,说他结婚后考博士有多难,当年他们的同学中最牛的是去了史丹福(华生除外,我的老师认为他的剑桥的文凭是混的,其实我认为是害某些人炒股赔了钱,不然谁都会去混一个),在国内最牛的就是杨院长了。
当时他们一个宿舍都是很用功的人,现在出了一个院长,一个副校长,一个系主任,一个原最高领导高参,一个市委副书记(虽然……),一个省委党校领导(他们中最优秀的,因为他是我们老师的丈夫)
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据说他们宿舍的学术氛围可以和三十年代的伦敦经济学院和六十年代的芝加哥大学媲美。我的系主任常叫我们“卧谈思想”,看来是有道理的,一个好的室友可以抵上一个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