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做别人不做的事情。在前面两个基础上,就会做选择,经常做别人不做的事情。有很多事情,比如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这是价值观。最近又提出来吃软饭、戴绿帽、挣硬钱,吃软饭就是要靠知识、信息、人才、经验、品牌,这些叫吃软饭。戴上绿帽子,节能环保,我们戴绿帽是深绿,不是浅绿,浅绿在市场上已经没有溢价,深绿溢价,做房地产当中,深绿溢价5%到10%,就是租金和售价。
所以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做了这样一个判断以后,根据这些时间、跟谁做等这些东西综合起来,我们提出几句话,然后我们就开始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三年前,开始绿色节能,在深绿上花很多钱,每平米现在按照深绿要多三百、五百块钱。大家去买房子的时候,就知道我们在这上面花这么多钱。这个钱花下去,就是算未来,要算很长期的账。
这些东西恰好是领导力当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有时候,大家恰好不重视这个事,老是开会算钢筋、水泥,房地产行业老总特别爱算,工程款天天抠这个事。
第二,决策,前面想明白以后,要决策,决策是什么?要有治理结构,要有沟通,希望大家信赖。像我刚才讲,这个司机就是扮演这个角色,如果车上人不信赖你,这个决策没法做,所以决策的前提有一个治理结构,还要有很好的沟通,然后形成大家对于你的信赖、对于你的选择理解投以信任票,同时愿意跟你一起承担最后结果。
这个工作,大家有时候也觉得烦,每天老是开会,有什么可开,就签字完了。我们的做法就是把决策的事做慢,我们叫“三快三慢”。
第一,决策要慢,执行要快;
第二,炒人要快,提拔人要慢;
第三,给钱要慢,收钱要快。
什么意思?治理结构,决策制度不能太灵动,一个领导人今天一决策、明天一决策,让所有人天天跟着你走,这不叫决策,这叫主意,我们所谓的决策,跟前面算别人算不清的账,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最后做别人不做的事情,一次要花很多时间沟通,组织内部的要素、资源、人力、训练,全部想好,做决策,这个过程有时候是好几个月,甚至几年做这个决策,这个决策一做管一辈子。
做这个决策,有点像女孩子找对象,所以我们公司经常说,要用女人的思维办公司,不能用男人思维办公司。女人思维,见到任何异性总是以终身大事要求自己,我们提出终身大事思维,这件事决策一定当终身大事,所以不能快。男孩子都是当婚姻的事来办,这个无所谓,行不行,离了再说,先快活再说,这个事很不一样。我们有时候开玩笑,男孩子有点嫖客思维,女孩子是终身大事思维,女孩子是好人多。我们在公司说,要做好人就是女人思维、终身大事思维。
这个决策要设立一个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决策的程序,制约,这些制度都会让速度放下来,放下来风险就会降,就会很慎重。
比如说做一个决策想半天,这事做不做,一想决策程序这么复杂,不想主意太多,因为主意太多,公司内部资源耗费就很多。但是反过来,如果是百分之百私人老板自己管,决策快得不得了,什么都管,大到天上事,小到地上事,明天又改,后天又改,所有的组织都围着他转,组织效率很低,底下信任度越来越低。所以我们自己设立的治理结构变得非常复杂。
比如说我们来之前,有一件事情,牵扯到一个交易,这个事情四个月前就才开始做,今天独立董事才签完字,我也不影响独立董事,如果我想方便,把独立董事变成花瓶,三个月前就签完了。我就是让他们不断地提意见,不断地提意见,内部信任才能建立,股东和董事对我的信任也就建立了。我干要预就没有信任,虽然慢了三个月,但是事做成了。作为领导者设定治理结构,决策不能太快。
我问过一个怡和主席,从香港离开,到新加坡上市,跟我们合资七八年。我到他庄园讲故事,他有180年历史。他告诉我,他现在的业绩比巴菲特和李嘉诚好,我开始不信,最后他把报表拿出来,所有的上市报表,的确增长率、回报率比他们高,到一个月以前,怡和的市值已经超过了溢价值。
最后我问你靠什么?他说两件事:
第一,减少决策。我说这事很奇怪,我们要慢,他比我们还慢,就是减少。他说,他已经做了50年CEO,就是主席,决策多意味着战略模糊。另外机会导向的事太多。所以要是能够决策减少,意味着战略不清楚,一定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件事情确定就这样。邓小平一说50年不变,大家觉得这事儿有点编,这就叫决策。我们公司做一个战略决策,基本上作为董事长决策完了,三年五年见分晓。房地产来说,商业不动产,分析师天天问我,怎么看不到业绩?我说你回答我,我有没有新鸿基、李嘉诚伟大?他说现在看不出你比他伟大,我说对啊,我告诉你,他们转型15到20年,今天李嘉诚商用物业收入占30%,新鸿基占50%,我才做两年,我这个决策十年以后见分晓。这就是坚定,一旦做决策,稍微放松,不用那么紧张,害怕别人来怎么着,所以这是在治理结构上要做设计。
第二,我们要在整体的沟通上建立一个非常好的机制。用各种方式,现在互联网这些等等很方便,所以沟通机制非常重要,领导力一个重要的事情是沟通,沟通的机制是说服别人理解自己,影响别人跟随自己,团结大家战胜对手,这就是沟通。但是沟通不是勾结,不是去干那些蝇营狗苟的事情,沟通很重要,勾结万不可去做。
公司保持文化明朗、简单、透明,人人之间诚信,你讲的事情兑现,这些都是沟通以后,大家容易跟随。所以沟通得不好,像刚才讲的,把车挪到那儿,大家会造反,没有人信赖、支持,治理结构不会发生变化。决策问题上最重要是治理结构和沟通事情要做好。
这些做好以后,坚持理想,顺便赚点钱,赚多少钱?10%到15%,在A股股票上的市值管理告诉我们,股价变动因素60%取决于宏观经济,归胡锦涛、温家宝管,不归我管。30%取决于公司业绩,这个事归我管。还有10%到15%,跟刚才我讲的价值观、治理结构、领导人影响力,以及公关投资人的关系,等等所有吃软饭这一块,决定10%到15%市值,如果这部分做得好,可能是10%到15%的溢价。同样治理结构、沟通都是挣钱,假如一百亿市值,多挣15亿有什么不好。这件事情是挣钱的事情,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治理结构,顺便挣10到15亿。
第三,在领导力方面最重要承担责任勇气。很多组织之所以变成陀螺,底下人的互相推诿,因为大哥站在这儿不承担责任,光让别人干,干错了,自己不认账。
我想起来,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遇到一个事,一个博士国外留洋回来,我让他去做的事,他不敢做,我当时那段时间身体有点不好,我很急跑过去,结果他也病了。我到医院看他,我给他写了一个纸条:所有这些事都是冯仑强迫我做的,一切法律责任他自己承担,你签个字就完了,剩下的事你不用管,你做吧,后来他说不好意思,我说你不签,我不走,签完了,我就走。出了事,我的责任,没有你的事。这当然是很特别的时期,实际上要有一个用于承担责任的勇气,你做了决定,你愿意承担责任,前面人愿意往前冲。
我经常发现有些领导人老是畏首畏尾,自己先害怕,因为在前面几件事没有做好,没有做别人看不见的事,算别人算不清楚账,没有经过思考、研究,以做出的决策都是投机、不确定,随时准备改。这让员工看到了以后,大家不往前冲了,最后组织就陷入一个循环,越走越远。如果这时候往这儿一躺,什么话不说,要死先砍自己,所有人都冲上去。
作为一个领导人跟江湖大哥一样,我们既要铁间道义,也要侠骨柔情,又要铁间道义,该扛的事,侠骨柔情要沟通,要体恤别人,
时间有限简单沟通一下,整体来说领导力三件事:前瞻力、决策力、承担责任能力。有了这样三个方面的一个提升,那么在任何一个组织当中,你都是最好的驾驶员,你可以驶出戈壁滩,也可以走向平安幸福的境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