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281 0
2010-10-15

庄子就像个心理学家

下面紧接着的一句:"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这些都是在形容人的心态。庄子确实是把人的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很到位。
  什么是缦者呢?就是掩饰自己的作为,虚伪!就像用缦布把自己遮挡起来。窖者呢?就是把自己深深地藏起来,埋藏起来,就像藏在地窖里,进一步可以引申为设陷阱来坑害别人。密者,就是神神秘秘的、鬼鬼祟祟的,把自己隐藏起来,生怕别人知道你在干什么。

  其实,我们日常与人打交道的时候,也经常不自觉地在语言、行为中处于这种状态。有时自己要称大师,要道貌岸然地给自己包装一下,要设计自己的形象,设计一个脸谱自己演什么角色,这就是缦者。我们有时候在生意场上,为了与人拉关系做生意,盘算怎样做成这笔生意,怎样把别人的钱骗到自己包里,要布种种机关让别人上当,好自己办成这件事情,你采取的这些行为,就属于窖者的行为。而自己躲在暗处,让别人在明处,不让自己的意图被别人发现,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类就都属于密者。

  这些也并不是纯粹的贬义。说实话,你为了做事而"缦者,窖者,密者",事成之后又不被别人诟病,需要很高明才行。这些本事,不高明还真是不行的。大而化之有大而化之的高明,这还是很有欺骗性的。

  无论如何,只要你在人世间,就难免"与接为构,日以心斗"。这里的"斗",其实还不完全是勾心斗角,实际上是客观和主观之间整天绞过去、绞过来。庄子是从大的范围上说的,还不是说只是在小的事情上天天勾心斗角。他是从我们人的精神和客观世界的根本性上来说的。"与接为构,日以心斗",这个"斗"的结果,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就会产生"缦者,窖者,密者"。这些都是人与人打交道时的正常心态,也不是反常,世间凡夫都是这样的。

  下面这一句"小恐惴惴,大恐缦缦",说的也是我们世间凡夫的心态。不管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也好,还是达官贵人也好,只要在心性修养上没有体会,遇到小的事就会提心吊胆,遇到大的事就更是失魂落魄,心生恐怖。

  小恐,实际上就是烦恼;大恐,那就是恐怖。这些都会使我们的心处于一种不安静的状态。在机关里面上班的人,经常不是小恐就是大恐,升职降职啦、领导给穿小鞋啦、同事之间勾心斗角啦,总之小恐、大恐多得很;在生意场上呢,人也是经常处于小恐或大恐的状态,几百万、几千万的资金投进去了,到底能不能收回来?能不能发财?心中是很烦恼的,在没有最终结果之前,心都是惴惴不安。用佛教《心经》的话来说,应"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小恐惴惴",就是心中有挂碍,老是不得安宁。这个"大恐缦缦",那就真正叫做恐怖了,在南传佛教里,把这些说得更细,最大的恐怖,就是生死!所以中国人常常忌讳说生死,这就是"大恐缦缦",总要找个缦布把这个大恐怖给遮掩起来。庄子就像个心理学家一样,用精练的语言,就概括了我们世间凡夫的心理症状。

最高的斗争艺术

我们这颗心的确难免每天都处在《中庸》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状态,这是一种根本性,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经常处在一种小心待发的状态。我们的这种小心,这种机敏的状态,又是怎么样的呢?
  "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庄子在这一句里,也把这种心态揭示得很充分。我们看那些犯案的在逃人员,无论走到哪里,他的第一感觉就是看有没有警察,首先他就要有这种警惕性。那些想入室作案的人,今天要去撬哪家的门了,首先也要看一下周围的环境,仔细观察一下。这就是一种"其发若机栝"的感觉。机栝,就是弓孥的发射机关。人们经常都在窥视别人的破绽,或者是窥视一个机会,一旦机会捕捉到了,马上就会出招,不管是用语言还是用行为,总之要出击,要一箭射中自己的目标。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是非呢,都是从我们的心中所发起的,就像箭弩的发射机关控制着箭的发射一样。是非的源头在哪里?人处在是非之中,谁在管这个是非?谁在判断这个是非?其实,谁在这个是非之中稳操胜券,谁就是这个"机栝"的发射者!《孙子兵法》中讲的就是这个,它是最高的斗争艺术。那么我们怎样把握这个时机,把握这个必胜之道呢?要知道人世间的是非,小的就是吵吵架、扯扯皮,大一点的就到法院里打官司,再大一点就是战乱,甚至会导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

  "其司是非之谓也",这一句就点明了人间是非的关键在哪里。司,就是主宰。什么是"是非"?干得的就是"是",干不得的就是"非";话说得好就是"是",说得不好就是"非";要得的就是"是",要不得就是"非"。所以我们看这"是非"两个字,人就是为"是非"这两个字耗了一辈子。是,你未必是,非,你也未必非;是,你未必得,非,你未必失。但一般来说,"是"的时候要好过一些,"非"的时候就难过一些。

  "其司是非之谓也",关键是我们这颗心"其发若机栝",我们要把这个感觉跟自己的心作对照,要用觉照把这个心动之机逮住。实际上,我们经常就处于这种状态,特别是警察,遇到事情的时候就职业性地处于这种心态。"其发若机栝",就是弦已经绷紧了,已达到引而不发的状态,只要目标一锁定,就立即发出去了。

  我们怎样使自己这个"其发若机栝"的心弦,这个已经绷得紧紧的心弦松弛一下呢?那是后面的事,我们慢慢就会看到。单看这里,主宰、统率是非的是什么?就是"机栝"。就是我们平常佛法里说的机心。你想离开机心也不可能,你要想保持机心呢,机心重了又不好。我们面对它是取舍两难啊!没有机心,我们会愚痴,有机心了,我们就陷入烦恼。这怎么办?

  所以我们看到,有的人放不下这个,就是怕落入愚痴,有的人的确是放下了,真的又落入愚痴、堕入顽空了。怎样使自己既不愚痴,又能把机心去掉?怎样能既得大智慧,又得大自在呢?《庄子》在后面的内容中有解说,这一段呢,只是如实地描绘世间的种种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