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1580 2
2010-10-16
话题的起因是关于中美之间考试一些差异的讨论。具体而又简单点说就是美国考精算师的时候公式基本在附录里,考试可以查阅,而中精则对公式的记忆有过分的要求。

看看我们的考试吧,无处不在却一成不变,掌握多数人的命运却水平低劣。

个人认为包括考试、教育和社会文化等这些东西都是配套的,主要是思考和处理方式的问题,并不是中国要背公式美国不用背公式这么简单,中国人的一贯思维还是把考试成绩做主要目的,因此不惜一切手段,并且把考试作为各方利益的博弈点,组织者把它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监管者把它作为牟利的一种手段,考者把它作为达到目的和实现利益的一种工具,在各方的博弈中,作弊的现象以各种形式充斥在考试当中,所以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目的的情况下,再配合上考试出题者的水平,即使到时不用背公式也有人直接背题目,中国的方式往往是成绩为导向,解题为手段的考试,这才是病源的根本,而且各方面的考试都有共性----与实际脱离,有标准答案,杜绝个人思想,特别是当这些思想无法被阅卷者理解而被认为是挑衅时,阅卷者会因为其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而义无反顾的行使权利将考者置于死地。可能以上的话语有点偏激,但中国的考试基本缺乏思想。

再来谈谈美国考试的情况,首先申明个人没有经历过美国教育和考试,只是结合个人所得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这里只谈值得我们改进和深思的优点,虽然考试也有需要背的东西,但考试更具有针对性,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背的不背,考应用类学科更多结合实际考察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不会要求去记忆公式之类的东西,可能有时这会在效率上略有提升,但这不能够作为考察的核心,当没记住公式的时候基本就失去对于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核心内容的考察,而作为最大的障碍公式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很轻易就能清除,特别是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再谈考试中对思想的考察,拿社会科学类的考试来说,可以拿出一些实际社会中的典型案例让考者根据自身的积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有缜密的逻辑支持这种观点,而更重要的是评判者的评分标准,以观点是否明确、解释的逻辑性强弱为标准,而不是“踩点式的标准答案”,这里需要主观性强于客观性,评判者的水平是公平的保证。又如自然科学类的考试,部分考题也可以是开放的命题,考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思维的逻辑性和创造力,更重要的也是评判标准的开放性。当然,思想的考察同样需要有针对性和局限性,对于一些大是大非的事物就没必要拿来考思想的主观性了。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愚见,而且个人的想法肯定有局限性,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谈谈自己的观点。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陈寅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16 19:04:51
自己顶个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6 23:19:44
没办法,改变不了只好学会适应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