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一中16岁少年柳智宇挑战世界级数学难题
楚天金报
2004年05月13日
柳智宇
近日,湖北省第1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评选落下帷幕,华师一附中高一(16)班的柳智宇撰写的数学论文《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获得省级一等奖。
柳智宇16岁,其获奖论文对乘方数列(幂数列)求和公式这一数学难题进行了研究。这一难题是17世纪瑞士数学家雅各·伯努利提出的。“我只是对其中的一个步骤进行了衍生,找到了解决某个问题的新方法。”在众多研究者止步之处,柳智宇也没能成功突破,这令他不甘心。
柳智宇告诉记者,挑战这一数学难题是他初二时的想法,今年,他终于将多年的积累付诸笔端。柳智宇说,他把挑战写论文当作自娱自乐,写出的东西起初只是想给自己和对数学感兴趣的同学看看,参赛很偶然。
“数学很神奇。”柳智宇说,每个数学问题都能找到不同的方法去解答,数学的神奇激发了他研究的冲动。“刚上高一时,我连高三奥赛题干都看不懂,我不服气,一口气将高三奥赛书翻了5遍,终于看懂了。”在老师的点拨下,柳智宇去年获得了全国数学联赛二等奖。
柳智宇兴趣广泛,计算机将他的生活变得多彩;哲学则使他保持了平和的心态。面对“是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提问,柳智宇坦言,学习中经常遇见头疼的难题,但每次他都会将它放下,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思考几天后,总会有所得。
附:北大“数学才子”出家千年古刹卧虎藏龙
2010年10月12日 摘自
中广网
“现在很多国家,绝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的信仰并不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产生冲突,很多人都是非常虔诚的宗教追随者,但是其个人事业也发展得非常成功,他们甚至还依靠宗教信仰给自己带来的力量,为社会作出了更大的贡献。他们的这种宗教信仰态度很值得国内有固定宗教信仰的人学习。”不久前,正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全额奖学金的方式向北京大学大四毕业生——“数学才子”柳智宇伸出橄榄枝的时候,他却作出一个谁都没有意料到的决定:在北京西山凤凰岭脚下的千年古刹龙泉寺出家了。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柳智宇的这一举动对其父母而言犹如晴天霹雳,直到现在,他们依旧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更让他们难以理解的是:2009年11月前后,是柳智宇自己在网上向麻省理工学院提交了申请,大约在今年5月份就收到了对方寄来的通知书,孰料正当他们已经帮孩子准备好出国用的东西、并为孩子似锦的前程感到无比荣耀之际,柳智宇的人生轨迹却发生了这样的变故。
凤凰岭难觅行踪
9月11日上午,记者从北京西三环乘车向西北方向而行,经过近40公里的路程,终于抵达龙泉寺所在的西山凤凰岭脚下。
龙泉寺位于凤凰岭景区内,始建于公元951年,原寺在“文革”期间大部分被毁,1995年开始修复,2004年4月正式开放成为佛教活动场所,并迎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主持寺务工作,目前该寺已经成为北京市海淀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该寺庙以后,记者行走在石板路上,身旁不时有身着僧袍的僧人和前来拜佛的善男信女来来往往。庙内各祠堂、殿宇门匾上,都题写着“烟霞清净尘无迹,水月空灵性自明”等各种颇有禅味的楹联。记者想打听柳智宇的所在,接受问询的僧人要么笑而不答,要么推说不知,而寺院的住持学诚法师也不见身影。
“前不久,寺院的僧人和居士们在寺院门口列队欢迎来访的领导,我还看到了柳智宇,和报纸上的样子非常像,但是最近再没有见到他了。”在龙泉寺门口卖东西的一位李姓女士告诉记者。
已经在这里做了半年义工的一位女士在接受《北京科技报》采访时表示,前几天柳智宇还在这里,但是媒体报道以后,他承受了太大的压力,暂时不在这里了。
其实早在2005年,还在华中师大一附中念高二的柳智宇就成了数学方面的新闻人物,当年他在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上为中国队夺得一枚金牌。2006年,他又入选数学奥林匹克赛的国家队,参加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金牌。随后,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数学系。
按照原定的计划,已经北大毕业的柳智宇将在7月9日返回武汉的家中,可是当天晚上,盼儿归来的父母只等来了一条手机短信,柳智宇告诉父母,自己暂时不回家了,而且已经拒绝了之前收到的麻省理工的录取通知。随后,一头雾水的父母立即赶赴北京,才知道柳智宇已经入龙泉寺很长时间并打算进一步剃度出家。虽然父母苦口婆心地劝他回心转意,但还是没有打动他的心。万般无奈之下,柳智宇的父母只好返回了武汉,而他的母亲更因此而大病了一场。
8月初,柳智宇专门回到武汉,再次向父母表明了自己坚决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