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3620 4
2006-06-06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colSpan=2>
<DIV>
<DIV>
<DIV>
<DIV>
<DIV>
<P align=center><B>北京大学:北大纵横如何诊断国有企业?</B><B><?xml:namespace prefix = o /><o:p></o:p></B></P>
<P><B><FONT size=2><B>—</B></FONT> </B><FONT size=2><B>—</B>北大纵横是努力成为一面旗帜?<B>OR</B> 已经成了一面旗帜?</FONT><o:p><STRONG> </STRONG></P></o:p>
<P align=center><STRONG>作者:李傲 来源:本站原创</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更多精彩请看:<A href="http://www.pme518.com/" target=_blank><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ttp://www.pme518.com</FONT></A></P>
<P>21世纪是企业家的乐土与天堂,也同样是企业家的陷阱和地狱。企业的宏图战略究竟怎样确定?员工不好管、企业部之间扯皮、核心人才跳槽……一系列管理问题令众多中国企业家困惑。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空间,管理咨询公司看准时机应运而生。</P>
<P></P>
<P>眼下各种各样的咨询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不断涌现出来。假如你在百度上输入“管理咨询公司”六个字,其搜索结果竟然有428,000个。随便进入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网站,都能看到自吹自擂的夸大广告和过于溢美之词的所谓的“经典案例”解析,各个管理咨询的负责人都冠之以“管理专家”。一时间,营销策略专家、营销推广专家、营销战略专家、营销设计专家、营销管理专家等各种各样的头衔满天飞。但是无论这些咨询公司包装的如何金光闪闪也超越不了“北大纵横”的亮光。北大纵横作为中国知识服务业的一面旗帜,赫然屹立于40多万个咨询管理公司这个庞大的队伍之首。</P>
<P><o:p></o:p></P>
<P>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由北京大学控股、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兴办,<?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st1:chsdate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10" Year="1996" w:st="on" Month="7">1996年7月10日</st1:chsdate>成立时注册资金300万元,目前,已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员工一百多人的大型咨询企业。北大纵横能有今天这些惊人的成绩,是全体人员的功劳。更是王璞——北大纵横管理公司的CEO——辛勤劳动,治理有方的结晶,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北大纵横。作为中国著名管理专家,凭借<STRONG>十年</STRONG>专注管理咨询业,公司先后为国内外数百家企业提供过一流的咨询服务,其中近三分之一为国内500强或上市公司,其中包括国家电力、中国电信、中国银行等一系列国有大型企业,海尔集团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P>
<P><o:p></o:p></P>
<P><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璞">王璞</st1:PersonName>先生,身兼数职,担任着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北京企业联合会副会长等多家协会领导职务。<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璞">王璞</st1:PersonName>先生曾被中国企业家杂志、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改革报、中国改革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上百家媒体多次深度报道。</P>
<P><o:p></o:p></P>
<P><st1:chsdate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19" Year="2006" w:st="on" Month="4">2006年4月19日</st1:chsdate>23:30,南京少儿频道播出王璞先生和何志毅教授关于咨询管理行业的对话(由北大商业评论主办)。然而当时令人想不到的是,何志毅教授竟然问:“你北大纵横是已经成了一面旗帜?还是努力成为一面旗帜?”作为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我想何教授也是行内公认的名人,对行内的动态应该时了如指掌,而北大纵横在自己公司里面明确点明自己是中国知识服务行业的一面旗帜,为什么何教授还有发问呢?发生此事,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北大纵横作为“一面旗帜”,是自我加冕的还是行业内部的权威给加封的。这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P>
<P><o:p></o:p></P>
<P><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璞">王璞</st1:PersonName>先生明确指出,海尔的发展到了今天,北大纵横肯定是有功劳的,海尔某项策划是北大纵横作的?也难怪,北大纵横的“首先要相马,然后再赛马”和海尔集团的“人人是人才,相马不赛马”简直是如出一辙。海尔集团是家电行业的老大,创立于1984年,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卓著的业绩。海尔2005年的营业额达到了1039亿元。这一千多亿的营业额,你有多少功劳?</P>
<P><o:p></o:p></P>
<P><B>难道成功的案例是你的暗利?失败的就不是你的案例?</B></P>
<P><B></B><B><o:p></o:p></B></P>
<P>能够成功的企业是幸运的,因为不光你的钱没有白花,市场反应也确实有了一定的起色,同时,咨询管理公司在各大媒体到处亮相,对你在行业内的知名度提高有百利而无一害,哪怕他说的过了一点,我也坦然受之,反正我又不掏广告费!但你稍微看的仔细一点,你就会不舒服了:怎么全是你的功劳了?怎么在你介入之前,我们都是濒死的怨鬼?你成了我们的救命神仙?你提供的方案还不是我们大家一起商定的?怎么全成了你的一方英明?但是即使这样,你也不会生气,一来他们帮你做广告,说你企业现在是如何有生气,在行业当中是如何优秀。同时,他们这些管理咨询公司怎么这么愿意为你效劳呀,那当然是大把的银子的功劳呀。成功的案例当然是你咨询公司的<B>暗利</B>。</P>
<P><o:p></o:p></P>
<P>那些失败的企业就惨不忍睹了。他们花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原本指望可以丰收几千万或者更多的银子,结果只能瞪着一大堆根本派不上多大用途的报告,心里一片迷惘。这就是咨询管理公司的杰作?是不是我们太笨了难以理解大师的点拨?不少企业幡然悔悟,然后分道扬镳或者另找高手,咨询管理公司也将这个案例深藏闺阁。你别指望专家们会把你这个失败的案例公诸于众,让大家受受教育,当然如果他愿意这样做,也都是改头换面,粉墨登场。失败是企业的原因,我们的方案是正确的,只是企业执行有误等等。失败的当然不是他们的“案例”。</P>
<P><o:p></o:p></P>
<P>目前,咨询管理业如日中天,形式一片大好。因为中国太多的企业需要管理咨询提供服务,所以现在只要几个刚走出校园的MBA毕业生,竟然也组织了一支队伍,自立山头,公开宣称自己是专家而开始接受业务,其实根本没有在企业内部工作过。这不由得让人担心——中国咨询管理行业何时才能修成正果。</P>
<P></P>
<P>北大纵横作为咨询管理行业中的一支独秀,采用“战略→人本→文化”三点一线的战略思想不断发展壮大。下面PME就这三个方面一一的阐述。 </P>
<P><o:p></o:p></P>
<P>第一、战略</P>
<P><o:p></o:p></P>
<P align=left>目前,各种各样的战略纷纷出台,“蓝海战略”的热浪还没有褪去,“红海战略”又扑面而来,还有北大纵横的“三点一线”战略。不仅如此,<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郎咸平">郎咸平</st1:PersonName>博士、余世维大师也捧出自己的“蓝海战略”,一会儿是蓝的,一会儿是红的,还有的红蓝间杂,搞得管理咨询行业的天空“时红时蓝”。</P>
<P align=left><o:p></o:p></P>
<P align=left>目前在中国经济转型的时期,大多数企业家都是“摸石头过河”。眼下企业家还没有领略“蓝海战略”精要?“红海战略”又横空出世。今天出来个红海,明天再来“黄海”、“绿海”之类的东西,如此“一朝天子一个令”,搞得企业晃来晃去,无所适从。什么“蓝海战略”、“红海战略”。用PME分析,你就是“蓝藻”,就是束缚中国企业这片海洋流畅的“蓝藻”“水藻”。就像今天的张维迎,一会儿改革,一会儿反改革,搞得经济学界的天空乌烟瘴气。不要以为别出心裁,多做广告,高喊口号就能独树一帜,成为一面旗帜。PME就是要强烈抨击这种夸夸其谈,不做实事,靠表面文章来忽悠大众的现象。</P>
<P align=left><o:p></o:p></P>
<P align=left>第二、人本</P>
<P align=left><o:p></o:p></P>
<P align=left>能够荣幸称为北大纵横的员工的,都是硕士、博士、名校的MBA高材生。仅是如此还不够,进入公司之后还要培训,各种培训项目,多样的培训形式,一年365天,有200天都在培训,这么辛苦就能给企业“指点迷津”吗?难道几个穿白大褂的(呵呵,也许是厨师呢),在这房间里天天看医书,就能给病人治病?怎知病人的病症就可能全写在医书上?医生尽全书就能对症下药?出现那些各种各样新的病症怎么办呢?</P>
<P align=left><o:p></o:p></P>
<P align=left>经营管理的第一手信息来源于那里?来源于实践。只有从实践中捕捉信息,才能保证管理者信息的鲜活性。如果一个管理者的信息陈旧、缺失或误读,不能从变化的环境中发现企业隐含的问题,那么企业也难以保持持久的活力。</P>
<P align=left><o:p></o:p></P>
<P align=left>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通过“望、闻、问、诊“获得原始信息。这些原始信息是经营管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也是你发现问题不可缺少的途径。企业的现状如何,也许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别人或者是部下道听途说,也许你只能一知半解。亲自到第一现场,到各个部门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你会获得真实的信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P>
<P align=left><o:p></o:p></P>
<P align=left>如果靠在办公室里“废寝忘食”的培训,靠365天天都在上纲上线,北大纵横就能把一个企业从濒临死亡的边缘拉回来,说闭门也能造车,缘木也能求鱼。简直是荒谬之极!!!!</P>
<P align=left><o:p></o:p></P>
<P align=left>第三、文化</P>
<P align=left><o:p></o:p></P>
<P align=left>北大纵横的企业文化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就是它的团队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源。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出来的就是非常有效、而对手又无法复制和模仿的东西。一个企业的文化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企业本人要做得是如何把“文化”发扬光大,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件摆设,停滞不前。北大纵横有凝聚力,难道别的公司就没有了? </P>
<P align=left><o:p></o:p></P>
<P align=left>北大纵横作为中国知识服务业的一面旗帜,什么是一面旗帜?应该可以理解为“<B>表率”、“精英”、“先锋队”吧</B>!什么是“先锋队”,“先锋队”应该干什么?应该勇于承担一些影响力较大、困扰国民的问题,如2005年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的问题。你们有没有表示?你们的建设性提议是什么?不要以为靠天天在全国各地搞培训,贩卖几千块钱一套的光盘,卖80元钱一本的杂志,就能扛着这面旗帜大步流星的向前走。所以你们如果力不从心,烦请你们摘掉那些骗人的帽子,老老实实地退回到自己的位置,让有能力承担的公司来承担。</P>
<P align=left><o:p></o:p></P>
<P align=left>北京大学是我们国家教育行业的一面旗帜,这是国人皆知的事情,我们PME也完全信服。而北大纵横自我加冕为“中国服务业的一面旗帜”,不但北大副教授——何志毅——质疑这面旗帜,PME更加质疑这面旗帜。</P>
<P align=left><o:p></o:p></P>
<P>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尽情展示自己的时代,其主角就是中国的企业。而目前,中国企业培训市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现状严重束缚了中国企业的发展。这种现状亟待改变,谁来改变这种现状?谁来承担这艰巨的使命?PME酝酿已久,挺身而出,摈弃这些培训体系的弊端,与时俱进,坚持可持续发展,培养“3+1”多元化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为中国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o:p></o:p></P>
<P><o:p></o:p></P>
<P><o:p></o:p></P>
<P>作者:李傲</P>
<P></P>
<P><o:p><STRONG><FONT color=#9933ff>(本网站独创文章,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FONT></STRONG></o:p></P>
<P><o:p></o:p></P></DIV></DIV></DIV></DIV></DIV></TD></TR>
<TR align=right>
<TD colSpan=2></TD></TR></TBODY></TAB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13 16:14:43
dingdingd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21:22:46
上帝在云端 发表于 2006-6-6 10:54









北京大学:北大纵横如何诊断国有企业?
— —北大纵横是努力成为一面旗帜?OR 已经成了一面旗帜?
作者:李傲 来源:本站原创

更多精彩请看:http://www.pme518.com
21世纪是企业家的乐土与天堂,也同样是企业家的陷阱和地狱。企业的宏图战略究竟怎样确定?员工不好管、企业部之间扯皮、核心人才跳槽……一系列管理问题令众多中国企业家困惑。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空间,管理咨询公司看准时机应运而生。

眼下各种各样的咨询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不断涌现出来。假如你在百度上输入“管理咨询公司”六个字,其搜索结果竟然有428,000个。随便进入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网站,都能看到自吹自擂的夸大广告和过于溢美之词的所谓的“经典案例”解析,各个管理咨询的负责人都冠之以“管理专家”。一时间,营销策略专家、营销推广专家、营销战略专家、营销设计专家、营销管理专家等各种各样的头衔满天飞。但是无论这些咨询公司包装的如何金光闪闪也超越不了“北大纵横”的亮光。北大纵横作为中国知识服务业的一面旗帜,赫然屹立于40多万个咨询管理公司这个庞大的队伍之首。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由北京大学控股、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兴办,1996年7月10日成立时注册资金300万元,目前,已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员工一百多人的大型咨询企业。北大纵横能有今天这些惊人的成绩,是全体人员的功劳。更是王璞——北大纵横管理公司的CEO——辛勤劳动,治理有方的结晶,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北大纵横。作为中国著名管理专家,凭借十年专注管理咨询业,公司先后为国内外数百家企业提供过一流的咨询服务,其中近三分之一为国内500强或上市公司,其中包括国家电力、中国电信、中国银行等一系列国有大型企业,海尔集团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

王璞先生,身兼数职,担任着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北京企业联合会副会长等多家协会领导职务。王璞先生曾被中国企业家杂志、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改革报、中国改革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上百家媒体多次深度报道。

2006年4月19日23:30,南京少儿频道播出王璞先生和何志毅教授关于咨询管理行业的对话(由北大商业评论主办)。然而当时令人想不到的是,何志毅教授竟然问:“你北大纵横是已经成了一面旗帜?还是努力成为一面旗帜?”作为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我想何教授也是行内公认的名人,对行内的动态应该时了如指掌,而北大纵横在自己公司里面明确点明自己是中国知识服务行业的一面旗帜,为什么何教授还有发问呢?发生此事,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北大纵横作为“一面旗帜”,是自我加冕的还是行业内部的权威给加封的。这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

王璞先生明确指出,海尔的发展到了今天,北大纵横肯定是有功劳的,海尔某项策划是北大纵横作的?也难怪,北大纵横的“首先要相马,然后再赛马”和海尔集团的“人人是人才,相马不赛马”简直是如出一辙。海尔集团是家电行业的老大,创立于1984年,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卓著的业绩。海尔2005年的营业额达到了1039亿元。这一千多亿的营业额,你有多少功劳?

难道成功的案例是你的暗利?失败的就不是你的案例?

能够成功的企业是幸运的,因为不光你的钱没有白花,市场反应也确实有了一定的起色,同时,咨询管理公司在各大媒体到处亮相,对你在行业内的知名度提高有百利而无一害,哪怕他说的过了一点,我也坦然受之,反正我又不掏广告费!但你稍微看的仔细一点,你就会不舒服了:怎么全是你的功劳了?怎么在你介入之前,我们都是濒死的怨鬼?你成了我们的救命神仙?你提供的方案还不是我们大家一起商定的?怎么全成了你的一方英明?但是即使这样,你也不会生气,一来他们帮你做广告,说你企业现在是如何有生气,在行业当中是如何优秀。同时,他们这些管理咨询公司怎么这么愿意为你效劳呀,那当然是大把的银子的功劳呀。成功的案例当然是你咨询公司的暗利。

那些失败的企业就惨不忍睹了。他们花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原本指望可以丰收几千万或者更多的银子,结果只能瞪着一大堆根本派不上多大用途的报告,心里一片迷惘。这就是咨询管理公司的杰作?是不是我们太笨了难以理解大师的点拨?不少企业幡然悔悟,然后分道扬镳或者另找高手,咨询管理公司也将这个案例深藏闺阁。你别指望专家们会把你这个失败的案例公诸于众,让大家受受教育,当然如果他愿意这样做,也都是改头换面,粉墨登场。失败是企业的原因,我们的方案是正确的,只是企业执行有误等等。失败的当然不是他们的“案例”。

目前,咨询管理业如日中天,形式一片大好。因为中国太多的企业需要管理咨询提供服务,所以现在只要几个刚走出校园的MBA毕业生,竟然也组织了一支队伍,自立山头,公开宣称自己是专家而开始接受业务,其实根本没有在企业内部工作过。这不由得让人担心——中国咨询管理行业何时才能修成正果。

北大纵横作为咨询管理行业中的一支独秀,采用“战略→人本→文化”三点一线的战略思想不断发展壮大。下面PME就这三个方面一一的阐述。

第一、战略

目前,各种各样的战略纷纷出台,“蓝海战略”的热浪还没有褪去,“红海战略”又扑面而来,还有北大纵横的“三点一线”战略。不仅如此,郎咸平博士、余世维大师也捧出自己的“蓝海战略”,一会儿是蓝的,一会儿是红的,还有的红蓝间杂,搞得管理咨询行业的天空“时红时蓝”。

目前在中国经济转型的时期,大多数企业家都是“摸石头过河”。眼下企业家还没有领略“蓝海战略”精要?“红海战略”又横空出世。今天出来个红海,明天再来“黄海”、“绿海”之类的东西,如此“一朝天子一个令”,搞得企业晃来晃去,无所适从。什么“蓝海战略”、“红海战略”。用PME分析,你就是“蓝藻”,就是束缚中国企业这片海洋流畅的“蓝藻”“水藻”。就像今天的张维迎,一会儿改革,一会儿反改革,搞得经济学界的天空乌烟瘴气。不要以为别出心裁,多做广告,高喊口号就能独树一帜,成为一面旗帜。PME就是要强烈抨击这种夸夸其谈,不做实事,靠表面文章来忽悠大众的现象。

第二、人本

能够荣幸称为北大纵横的员工的,都是硕士、博士、名校的MBA高材生。仅是如此还不够,进入公司之后还要培训,各种培训项目,多样的培训形式,一年365天,有200天都在培训,这么辛苦就能给企业“指点迷津”吗?难道几个穿白大褂的(呵呵,也许是厨师呢),在这房间里天天看医书,就能给病人治病?怎知病人的病症就可能全写在医书上?医生尽全书就能对症下药?出现那些各种各样新的病症怎么办呢?

经营管理的第一手信息来源于那里?来源于实践。只有从实践中捕捉信息,才能保证管理者信息的鲜活性。如果一个管理者的信息陈旧、缺失或误读,不能从变化的环境中发现企业隐含的问题,那么企业也难以保持持久的活力。

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通过“望、闻、问、诊“获得原始信息。这些原始信息是经营管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也是你发现问题不可缺少的途径。企业的现状如何,也许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别人或者是部下道听途说,也许你只能一知半解。亲自到第一现场,到各个部门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你会获得真实的信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靠在办公室里“废寝忘食”的培训,靠365天天都在上纲上线,北大纵横就能把一个企业从濒临死亡的边缘拉回来,说闭门也能造车,缘木也能求鱼。简直是荒谬之极!!!!

第三、文化

北大纵横的企业文化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就是它的团队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源。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出来的就是非常有效、而对手又无法复制和模仿的东西。一个企业的文化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企业本人要做得是如何把“文化”发扬光大,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件摆设,停滞不前。北大纵横有凝聚力,难道别的公司就没有了?

北大纵横作为中国知识服务业的一面旗帜,什么是一面旗帜?应该可以理解为“表率”、“精英”、“先锋队”吧!什么是“先锋队”,“先锋队”应该干什么?应该勇于承担一些影响力较大、困扰国民的问题,如2005年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的问题。你们有没有表示?你们的建设性提议是什么?不要以为靠天天在全国各地搞培训,贩卖几千块钱一套的光盘,卖80元钱一本的杂志,就能扛着这面旗帜大步流星的向前走。所以你们如果力不从心,烦请你们摘掉那些骗人的帽子,老老实实地退回到自己的位置,让有能力承担的公司来承担。

北京大学是我们国家教育行业的一面旗帜,这是国人皆知的事情,我们PME也完全信服。而北大纵横自我加冕为“中国服务业的一面旗帜”,不但北大副教授——何志毅——质疑这面旗帜,PME更加质疑这面旗帜。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尽情展示自己的时代,其主角就是中国的企业。而目前,中国企业培训市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现状严重束缚了中国企业的发展。这种现状亟待改变,谁来改变这种现状?谁来承担这艰巨的使命?PME酝酿已久,挺身而出,摈弃这些培训体系的弊端,与时俱进,坚持可持续发展,培养“3+1”多元化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为中国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


作者:李傲

(本网站独创文章,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海尔集团的“人人是人才,相马不赛马”简直是如出一辙。——————————————这句话是有误的。是赛马不相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21:29:56
好的管理方案只是实现企业成功的一个要素之一,还要靠执行和不断完善,此外,.而实现成功还需要其他的要素,比如资金、技术、市场、品牌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3 10:46:15
我顶我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