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惜以挑弄的手段使对方发泄不满或故意拿足以使对方反扑的话去顶撞,使其不满顿告萎缩
正在你与对方论辩时,如发现对方(对自己的集体、领导者)心怀不满,就应暂停谈话,想想应该怎样使他的不满如河堤决口,一泄而尽。
首先,您要不惜以挑弄的手段,不论是否会损害对方的感情,都让他把心中的不满彻底宣泄。这个方法有两个好处:首先,由于不满已得到发泄,就如膨胀的皮球,给针戳了一个小孔就泄气那样,不满的情绪就顿告萎缩;其次,由于不满已发泄,对方往往不自觉地透露出不满的真实原因,可以给我方带来许多珍贵的信息,说不定从中可以找到说服的突破点。
某家公司,有个做事能干但经常使上司头痛的女职员A。事有凑巧,另一单位也有一位类似的女职员B。两位上司商量后,趁某次调整的机会,把这两个令人棘手的女职员调到同一间办公室。这两位都同样心怀不满的女职员,调到一起后,一闲下来,便互相倾诉不满。当两人所有的不满都得到宣泄后,由于情绪的紧张不复存在,都专心于自己的工作,工作干得更加出色,并且她们也能以较客观的眼光,认识自己了。A和B的工作态度产生这么大的转变,用心理学的 语言来说,就是深层说服术奏效的结果。
后来,她们的上司又找她们谈话,才进一步了解到,两个人的不满都是由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所引起。其中他曾不经意地说过A是个很特别的女孩,严重损害了A的自尊心,导致A不满。
使不满宣泄的好处,就会像这个例子一样,会使人发现不满的起因,原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屑之事。在这之前,这不满的真正原因对说服者来说却是个盲点。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发生在美国。有一位职员,并没有谁得罪了他,但总是满腹不满和牢骚。他的上司经过一番周密的调查才弄明白,原来仅仅因为给他的办公桌比别人少1个抽屉!别人4个,他却只有3个。这么一件小事竟足以影响他的工作和情绪。
因此,这也反过来提醒我们的各级领导,处理任何与人有关的问题时,一定要有过细的工作作风。
2. 倾听对方的不满就等于“助他一臂之力”
这种使对方发泄不满的深层说服术,不仅可用于语言的发泄,也可扩及行为的发泄。
某公司规定,经理室全日开放,公司所有员工可以随时找经理,或自由出入经理室。这个创意,表面上的口号是:“上下有所沟通”,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使它成为员工们不满的发泄口。”何必找经理谈什么制度的改革?他们只为了自由出入经理室,平时对企业的种种不满,就得到了发泄的作用,您说妙不妙?又如,不少的大企业都有“顾客抱怨处理小组”。在积极的意义上,它有迅速反馈消费者意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机会,发泄他们对产品质量和公司服务的不满。
消费者有了尽情的抱怨和发泄不满的机会,对那个企业的印象并不会变坏,因为不满发泄完毕之后,人人觉得精神爽快,心情舒畅,得意万分。当然,在抱怨处理小组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百听不烦,百怨不厌”的忍耐力。
例如,有位女顾客,在廉价部买了一件大衣,回家后,发现里子上有一个小小的污点,她便青筋毕现地跑来,冲着抱怨小组的人暴跳如雷。这时候小组的人决不能说:“哎呀!这是降价品嘛,难免有些缺点,何况,里子上的污点外面又看不到,有什么关系?是廉价品我们才这样,否则我们要卖贵一倍了。”
为了能够让顾客尽泄不满,他们往往故作大惊状,或是立刻询问从哪个专柜上买的,甚至煞有介事地请顾客填写“抱怨处理单”,说是作为改进工作的参考。总之,他们使出浑身的解数,使顾客怒冲冲而来,笑滋滋而走。
我们通过这几个例子,可以得知一些适用于论辩的消除对方不满情绪的方法:
第一‘耐心倾听对方的不满,有时还要设法挑弄对方把心中不满完全宣泄出来;
第二,寻找导致对方不满的真正原因,作为说服的突破口;
第三,不满的真正起因,往往隐藏在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