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季度宏观策略报告:再迎货币化繁荣
| 研究机构:中航证券 分析师: 戴磊 撰写日期:2010年10月12日 | 字体[ 大 中 小 ] |
[url=]阅读全文:
[/url] 18页 | 804KB
泡沫创造需求--重任仍旧在肩。升值、流动性与通胀构成资产价格上涨的充分条件,作为一种对未来资产的看涨期权(或本币的看跌期权),对房地产的需求完全沦为一种超越了使用价值的金融避险需求,政策调控效果也因此被大大对冲掉,相应的,资产泡沫刺激需求机制并没有明显松动的迹象,仍旧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动力。
金融强,全球宽松制约中国货币政策;实体弱,积极财政政策继续推行。全球经济下行风险继续存在,发达国家再次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继续维持超低利率,这直接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金融方面,将制约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面对通胀,中国仍旧会延续宽松的货币环境;实体经济方面,全球经济下行导致出口不振,对增长的贡献可能为0,积极财政政策不得不继续推行。
通胀是注定的结果。今年10月份CPI将达到全年的最高点,而后在季节因素和翘尾因素双推动下,CPI开始回落,12月份大致回到3%左右。展望明年,全球宽松的货币环境仍旧会推动大宗商品继续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非常巨大,另外,热钱涌入导致国内流动性环境异常充裕,一旦供给出现短缺,通胀将再次登临造访。我们预计明年CPI将达到4.5%。
升值与热钱,似曾相识。在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下,热钱涌入将是必然的结果,热钱流入目的在于追逐资产升值带来的高收益,对特定金融资产的追逐,使得资产市场总能获得超额资金的净流入,并且急剧跟随放大效应,最终的结果往往会演化为泡沫式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