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38 2
2010-10-20

3、为什么此时加息?

第一,三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可能好于市场预期,而未来的通胀可能高于市场预期。央行选择在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前加息,并且采取的是对称加息,而不是此前预期的非对称加息,说明经济增长的数据可能会高于市场预期,如GDP同比增速可能在9.5%以上,使得政府对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下降。而国庆节后食品价格继续上涨,使得10月份CPI同比很可能超过4%,所以提早加息也有利于缓和日益高涨的通胀预期。

第二,加息说明央行意识到未来通胀的形势比原先的预期要严重。我们认为前期央行一直不愿加息是基于对CPI年底会回落的判断,因此认为负利率状态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但是我们的判断是,CPI在明年年中之前都难以回落至3%以下,也就是说,负利率状态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而会持续较长的时间,长时间的负利率是央行不能容忍的。这也反映了央行对未来通胀的预期有所改变。

第三,加息可能有助于降低短期内加速升值的必要性。虽然加息和升值不矛盾,但前面已谈到在节奏上两者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过去两个月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加快,也刺激了市场对升值预期的增强。而加息后年内升值速度预计会明显放慢,从而有助于减弱迅速升值的市场预期。此外,加息后海外市场的反应是美元反弹,这也使得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升值速度会放慢,甚至不排除小幅贬值的可能。

4、到明年年中是否还会继续加息?

首先,我们认为决定未来是否继续加息的关键仍是国内的通胀水平,而不是海外的利率水平以及汇率变化。如果我们前面对加息原因的逻辑分析成立的话,那么未来是否继续加息的判断标准就应该更加单一,只要CPI没有出现趋势性回落,那么加息就仍有可能。

其次,基于我们对明年CPI水平的判断,我们倾向于认为到明年年中之前仍存在1-2次加息的可能,即1年期定存利率回到3%左右。我们认为明年上半年CPI同比仍将在3%以上,且有超过4%的可能,而下半年能否回落存在不确定性,全年来看CPI均值应该不会明显低于3%。而且跟据我们在下半年策略报告中对长期通胀的看法,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胀中枢未来很可能是上移的,因此1年期定存利率上调至3%左右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水平,也只能勉强纠正负利率的状态。

如果1年期定存利率上调至3%左右,那么按照对称加息来看,1年期贷款利率也将上调至6.06%,也仅仅是回到06年8月加息后的水平(当时是6.12%,目前更低是因为每次加息的幅度比过去都少了2bp)。这个利率水平并不算高,因为06年经济也并没有出现过热的特征,大幅加息是在07年才出现的。所以我们认为贷款利率在达到6%之后并不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明显的融资成本负担,只要经济增速仍保持在8%以上,这个利率水平应属于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如果考虑到近年来信用债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许多企业可以通过发债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贷款利率的上调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会更小。

5、本次加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我们认为不能将本次加息视为“利空出尽”的信号,首次加息对债券市场最大的负面影响不在于加息本身,而在于会打开市场对未来加息的想象力空间,所以收益率到明年年中的大趋势将是上升。

第一,只要未来通胀继续上升,市场对再次加息的预期就会增强,不管是否加息,债券收益率都可能会提前作出反应。尽管近期市场通胀预期上升,但债券市场大多数投资者仍对年内甚至明年的加息预期都不强,收益率上升的幅度并不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仅仅回升至6月份的高点,而中短期收益率调整幅度较小,1年以内的央票和短融则因为资金充裕收益率反而小幅回落。但这次加息之后,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期会发生较大变化,争论的焦点不再是是否加息,而是加几次的问题。只要通胀压力依然较大而经济增长保持平稳,那么市场对继续加息的预期就会增强。从2004年和2007年的首次加息来看,在通胀压力较大的市场环境中,由于市场预期未来还会继续加息,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在加息后的上升幅度一般都可能超过1年期定存利率的调整幅度。只有在加息后期,市场预期未来加息可能性逐步降低,债券收益率的调整才会比较少,甚至出现回落(典型的如07年下半年的几次加息)。06年两次加息对长债收益率的影响不大,我们认为主要是当时CPI不高,市场并没有连续加息的预期。

第二,银行资金成本提高,尤其是保险的保单成本可能会显著上升,从而对债券收益率形成上行压力。这次加息中,中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大,不过对于定期存款而言,1年以上期限存款所占的比例很低(1年和1年以下的存款居多),对银行加权平均存款成本的影响并不会很大。由于活期存款利率没有调整,而活期存款利率占存款的比例超过一半,因此这次加息对银行资金成本的影响幅度大约在12-15bp。不过,动态的来看,由于中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大,可能导致部分活期存款和1年期的存款转移到更长期限的存款,即中长期存款的比例会提高,那么银行资金成本的提高幅度可能会高于该水平。此外,保险的保单成本主要是盯住5年期定存利率的,如今年大多数万能险的结算利率都高于3.6%,而本次定存利率中5年期上调幅度最大,达到4.2%,这将直接提升保险的保单成本,从而推高保险公司对长债收益率的要求。

第三,供需关系变化可能向不利于债市的方向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这次加息确认了加息周期的开始,那么企业就会预期未来贷款利率会逐步上升,因此会倾向于加快债券的发行节奏,以锁定较低的融资成本,毕竟目前信用债的发行利率仍明显低于贷款利率。这可能会使得未来一段时间信用债的供给压力会持续增大。另一方面,加息抬高了协议存款的利率水平,使得保险购买长债的意愿进一步减弱。保险公司与银行签订协议存款利率的时候,名义的存款利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照指标,这次5年期存款名义利率上调60bp达到4.2%,即使在不对利率讨价还价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做协议存款的利率水平也能轻松超过4%,那么对于收益率仍达不到或只是略高于4%的中长期债券而言,吸引力会明显下降,保险公司配置这些长期债券的需求也会减弱。此外,加息正值四季度,大部分配置型机构都已完成全年的任务,并不急于在这个时候加大配置力度,而交易型机构今年也已有明显的浮盈,无心恋战,更多的会选择离场观望。因此总体来看,债券的供给可能会增加,而需求可能会减少,供需关系的改变可能不利于债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13 14:46:53
有一定的道理,但更透彻就更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3 15:01:17
hao sda dsa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