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论须与实际相结合
在了解了各种宏观理论之后,重要的一步就是把它们与实际相结合。经济学家们创造出宏观经济理论并不是为了纸上谈兵的,是为了分析形势,为国家更好地采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2008年对于世界经济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自从去年底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各国通货膨胀严重加剧,石油、黄金期货价格大涨,各重要股票指数暴跌,可以说2008年世界经济领域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波动。此时各国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取各种策略来稳定国家经济。FED(美联储)从去年底开始连续七次降息以防止美国的经济衰退,而中国则不断加息以防止经济过热和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为什么在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的今天中美两国会出现如此截然的反差,为什么FED不顾国内通货膨胀的威胁依然采取降息策略,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股市保持牛市状态数年而却在短短两三个月内暴跌一半,这些都是在我们学习宏观经济学之后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中,我发现这是一门充满争论,不断发展的学科,在一些领域尤其是失业,通货膨胀,商业周期中各个流派都有他们独自的理论,各种理论都有充分的依据,而这些依据又是基于一些特定的假设之上的,所以他们都存在一些优点和不足。因此为了学好这一门学科我们必须较好的掌握各种流派的理论,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还有就是这短短的一星期对于学习宏观经济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BLANCHARD在他的《Macroeconomics》里说过:“学会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的内容我用了一年,但真正了解这些内容背后的约束条件我用了8年。”因此在这门课结束之后我们应该抽出足够的时间继续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