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时学文科的,大学时数学学得也一般。所以数学在2月下旬就开始复习了。2月3月把课本看了一遍,课后题也做了一遍。所使用的教材时同济五版《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四版《线性代数》,浙大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下册)。由于08、09两年高等数学部分都考了定理证明题,所以在复习课本时我把高等数学书上重要定理的证明又总结了一遍。4月到8月初做了《复习全书》、《660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和《考研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篇)》等几本书。8月初参加了文登的辅导班,感觉老师讲得很到位,讲到的许多解题技巧在考研时都用得上。8月剩下的时间把辅导班上的内容消化了一下,又把上面提到的几本书上不会的题重新做了一遍。9月份开始复习真题,不仅把数三的15年真题做了,而且把数一数二和数四上的有关题目当做练习做了一遍。对于真题,我认为最好把各个题型的解题方法自己总结一下,因为考过的题型和解题方法会反复考。比如说今年的那道证明题,明显就是04年和九几年考过的两道证明题的综合,如果你认真地把真题上的证明题总结一遍,摸索出答题技巧,那道题5分钟不到就可以完成。到了10月份开始做模拟题,到考试前大约做了30套,所用的套题有《四百题》、蔡子华老师的《十套题》、海天的五套题和启航的五套题。最后一个月边模拟边看自己总结的公式定理、重要解题方法以及错题,一直到考试前。数学每天的复习时间大约为4个小时。
关于数学复习,我认为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多归纳总结。今年复习我总结的知识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数学重要定理证明(10年的四百题中有这部分的总结);第二是一些重要的公式、和解题方法 像今年的概率论倒数第二题需要用到泊松积分,如果没记这个公式的话那道题很不好做;第三是建立一个错题本。
2, 训练做题速度。在平时模拟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一套模拟题一定要在两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内完成,这样在考试时才能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检查。
3, 注意答题技巧。在考试时遇到不会的题时一定不要“卡死”,盯住题目不放,这样会浪费大量时间,如果最后做不出来会对自信心造成巨大打击。今年考数学时,一道选择题、高数的前三道我都没有完全做出来。当时心里也很着急,不过平静了半分钟决定先做后面的题目,果然后边的题比较简单。做完后面的题后还有40分钟时间,这时心情平静了很多,前面三道题最终迎刃而解。不过我考数学有个致命的弱点—马虎,所以错了一道选择题,计算题有三道题的结果也算错了,数学最后没能上140分。不过对这个成绩我已经很满意了,整个数学考试有种起死回生的感觉。
时间不多了 LZ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