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947 2
2006-06-08

农民以土地入股 成立农业公司的构想

曾汉峰

摘要

中国要实现本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由农民的创造性实践上升为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重要政策导向,由局部探索走向全面实施。众所周知,小农经营方式以及过分狭小的耕地面积规模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为此,我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农业公司的构想。

一,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农业公司的必然性。

"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现在我们以此为理论看待中国农业的发展。

1、现在我国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农业生产工具转变为大型机械。

2、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农业科技的进步必将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
而农民由于知识水平偏底,以及农业科技信息的不对称使的最新的农业科技得不到应用这不但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且打击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在我国要解决这一问题,1、要保持土地的国有制。2、要促进农民增收。3、要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生产。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农业公司,土地的所以权属于国家,农民凭股票取的收益,土地交给企业集约化生产符合我国国情。而我国以小农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关系由于土地的过分散,使农业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所以说农民一土地入股。农业企业化经营具有时代的必然性。

二,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农业公司的意义
1、将把我国农业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
我国以小农经营和国营农场为主的农业经济在解决了我国的温饱问题的同时,也造成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并且严重的制约着我过农业期货期权市场的形成。这主要是因为脱离了市场经济的轨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段增强,我国农业不在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为目标而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逐步转变为国家控股企业的大潮,可以设想国营农场也将转化为国家控股企业。而农民以土地入股建立农业公司,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把我过国农业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完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2、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小农经营由于过分狭小的耕地面积和农民文化水平有限,造成了农业不能机械化生产以及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的不到应用。农业企业化经营,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企业为了获的利润必将采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和科技成果。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也会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企业为了做大做强,也会对土地进行改造,提高我国耕地质量。
3、农业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将促进我果农业期货期权市场的建立。
现在西方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的与农业期货期权市场密不可分。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农业市场的开放,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建立农村金融市场。农业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将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刺激我国农业期货期权市场的形成。

4、将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

今天我国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利润率远底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导致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和大量的抛荒农田。这也说明我国农业进行集约化生产的必然性。农民以土地如股,可以为农业的企业化经营创造条件。农民以土地入股后,成为股东,凭股票取得收益,不在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将极大的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形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达球《论农业企业化》

2、薛淑云 李依霖 赵胜民 《新编股份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6-9 11:50:00

反对建立农业股份公司!

我国原来在农村就实行过集体耕种,这个和股份公司也没什么本质的区别--至少农民自己认为。毕竟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农民有使用权,如果以此入股,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股东?国家还不如直接给农民补贴,把土地包给少数人自己经营。如果成立股份公司,那么就会有好多人下岗。对于他们根本没有别的就业机会,那么社会的稳定就会被打破。现在,虽然收入低点,好歹大家都有事作。稳定压倒一切。

美国、新西兰等国流行农场制,由个人统一经营。但是也有一些国家依旧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例如日本,它的耕地面积特别的少,但是它的单位产量却是特别的高。不一定非得要通过大面积的统一经营才能发展农业,而且事实已经证明了单个家庭生产方式好于集体经营。农业是一个特别公平的行业,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谁投入的劳动多,收获就多。我国农业生存率低不是因为产量低,而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多。
最近几年来,我国农业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家庭耕种的没有必要购买昂贵的机械,从而产生了出租机械的行业,这种方式也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减少了自己购买机械的维护费用--对于普通农民来说,根本就不会维护。对于农业的科技进步,农民比谁都急,毕竟最后的收益归自己。对于我国来说农业是立国的基础,应该由国家投资开发和推广科技。
解决三农问题,得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国家的政策导向最关键。不紧要提高农业产量,更重要的是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9 11:59:3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9 12:31:00

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以什么样的组织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而是组织的成本收益问题,如果新的组织形式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并且能够给农民以安全感(因为拥有土地就是农民的社会保障),那么公司制也好,个体经营也好,都可以实现。

三农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在短期内无法提供那么多的工作岗位给农民剩余劳动力,也就难以在短期内解决三农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