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学学里革断罟匡君
《古文观止》里记叙了鲁大夫里革为保护自然环境资源而断罟匡君的故事,今天读来给人启示颇多。鲁宣公(前600年--前591年)当政时,不顾时令,在夏天到泗水(今山东省泗水县)的深潭中下网捕鱼,里革当场割破他的鱼网,强行劝阻,不让鲁宣公捕正在孕育生长的鱼。里革还先声夺人,引古论今,批评鲁宣公任意捕鱼的行为是出于贪心。鲁宣公不懂得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道理,诚恳接受大夫里革的批评,立即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还夸奖“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乐乎!”并重用里革,不忘他的规谏,也以此告诫众人要自觉保护环境资源。
在等级森严,君命是从的古代社会里,里革不怕丢官革职,能够直言“犯”上,割破鲁宣公的鱼网,强行劝谏不让其在鱼的孕育生长期捕鱼,纠正国君的错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实在是难能可贵,堪为称道。鲁宣公虚怀若谷,诚恳接受大夫的批评,知错即改,尤其是听得进逆耳忠言,容忍得下部属的过激行为,重用里革为谋臣,可谓是一位圣明君主。里革断罟匡君,不仅没有影响自己的仕途,而且得到了重用;鲁宣公不怕在众人面前失尊严,勇于接受批评,改正错误,更赢得了臣子们遵从,反映了当时君臣之间的真诚又亲密的关系。类似这种“行不矩、敢相谏”,“纳于言而敏于行”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借鉴的。开展批评、纠正错误是关心社稷,关心同志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这个道理都懂,但真正做到就不那么容易了。古代君臣的这种敢于批评、勇于改正缺点错误的胆识、胸怀和精神,不也值得我们大家,特别是那些喜欢听好话、听不进逆耳忠言的人,那些“批评上级怕丢位子、批评同级怕堵路子、批评下级怕丢选票、自我批评怕丢面子”的人,应该好好地学习借鉴和反思的吗?虚心接受批评,诚恳改正错误,不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吗,让我们共同记起,不要忘在了脑后!
刘选启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