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也可以是市场资源配置的需要,比如说市场有100个劳动力,一家豆腐厂和一家面包房和相应的市场资源,究竟怎么配置劳动力才能使两家的总生产力最大,也许就要用到剩余价值的分配了。
从公平的角度说(公平态),让两家的剩余价值率相同,可以给市场获得机会,因为劳动力配置平衡了,都可以有充足的豆腐和充足的面包;但是从效率的角度说(效率态),两家的剩余价值率就会不相同,剩余价值率高的劳动力配置就会多,市场就会失衡了。但是效率态是常态,公平态是非常态,也就是说市场总是失衡的,于是市场资源的再配置也就非常重要了。而这种再配置具有调整的意义,也就是说市场要调整剩余价值率,但是也要考虑到由此带来的厂商的积极性,于是资源配置的波动也就在所难免了,也就是一会儿让豆腐厂的剩余价值率高,一会儿让面包房的剩余价值率高,这是最好的调整思路了。
只用利润来分析问题会引入效率态的怪圈,因为没有了市场的调整,而只有一时的供需平衡和个体的利润增大。而在剩余价值的问题上,由于考虑到了多余的和剩余的以及剩余之间的比较,所以会有一些想去通过市场进行调整的冲动。
一时多想,未必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