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学弟学妹在为是否读博犯愁,我简单谈谈我的想法引用地址:
http://www.xici.net/d130411600.htm [
复制│
超文本复制]
返回[南航天下] 关闭窗口 | 隐藏边栏
123下一页共3页
18216227
kevindreamfly 发表于:
10-09-18 18:56 [第2版 09-18 18:57↓] - 第2版 09-18 18:57
- 第1版 09-18 18:56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简单说下,我本硕南航,博士上交。我明确我的观点:我既不唱衰读博,也不高调鼓励读博,就我个人谈谈自己的想法,学弟学妹们仅供参考。
为什么要读博?
大家都是20出头的年纪,应该早就脱离了事事听别人的小孩子的阶段,那么,你做一件事儿,肯定是有一定目的的。搭讪女生是因为你对她有好感,请客吃饭是因为要培养感情,那读博也不例外,自然有直接原因驱动。
本科或者硕士的同学,处在读博还是工作的关卡上,一定要认真问问自己,是否了解自己?是否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讨厌做什么?自己的性格适合做什么?未来有没有规划?这些不应该再要别人去告诉你,而是要靠你在读书做人阶段慢慢的学习和思考。
人永远无法彻底了解一个人,这是毛姆在《患难之交》里提到的命题,但人也切不可浑浑噩噩的把一辈子就这么过完。尝试了解自我,是寻找你未来方向的不二法门。
这个社会很浮躁,房价天天往上窜,一定会有很多人说,读博花掉你3,4年时光,这个机会成本太大了。硕士阶段看到本科同学已经混得风生水起,眼红不已;博士阶段看到硕士同学已经独当一面,又眼馋不已,如果你始终保有这样的患得患失的想法,那么你真的不适合读博。
我从来不否认读博的机会成本很大,但千万不要妖魔化读博。读博是人生的一种选择,与工作一样,不过是道路不同而已,读博的人既无必要嘲笑本科硕士,工作的人也无必要嘲笑呆头穷酸博士。读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屁股坐不住不行,心态不好不行,情商不高更不行。那什么是读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我觉得,第一个,一定而且永远是对科研的一份热爱。
这个条件是必须的,而且是一定要发自内心的。无论在哪个学校读博,尤其是理工科,3,4年的时光要忍受枯燥的paper work,忍受长期实验可能没有结果的困境,忍受不断被发回或reject的paper,或者忍受一个人孤独的探索,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做科研,喜欢探索一些新的、有趣的现象、理论,那我劝你还是赶紧放弃这个念头。
至于其他的条件,我下面会讲到。
读博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博士阶段,和本科、硕士都不一样,在这个阶段,你的生活会发生一些变化,你的心态也会发生改变,那么到底读博是怎样一种状态,会遇到哪些问题,我就个人浅薄的了解给学弟学妹们讲讲。
一、
首先,从心理上,你要开始改变。博士阶段,是真正的自主学习的阶段,不同于本科的耳提面命,被推着走,也不同于硕士阶段简单的非探索性的工作。博士阶段,需要你对自己方向上的科研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要求你在本专业领域内的某个方向上要有更加坚实的理解和创新。
二、
要学会习惯寂寞。做学问不是吃饭喝酒,没那么简单,尤其是现代科学发展到如今的程度,想要在专业领域作出的工作,都必须要长期的艰苦的积累。paper work是少不了的,理工科实验是少不了的,文科读书更是少不了。这每一项,都需要你沉下心来,一步一脚印的去做,去看。如果不能忍受寂寞,不能学会接受这种生活状态,最好不要读博。
三、
情商。之前有人说呆博士,说这话的人自己就是个傻子。读到博士,在智商方面,绝对处于同龄人里的佼佼者。但博士,要求的,不仅仅是智商,更是情商。不要以为跟电影电视剧里似的,天才少年随随便便就整出一篇牛逼无比的paper。现在这个时代,出不来维特根斯坦,出不来爱因斯坦,所以不要妄想着跟陈景润似的蒙头一个人就能搞出什么东西来。现在的学科架构,都是以课题组为单位,你不但要和导师搞好关系,还要和课题组里其他硕士、博士搞好关系。只有依靠团队,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让你事半功倍的完成课题。性格太固执的,太保守的,太偏执的,都会不有好的收获,再说回来,这样的性格,进入社会同样会撞得头破血流,在你还没牛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记得谦虚点,别拿自己当盘菜。
四、
能力。博士阶段,需要自己寻找课题,方向,需要自己做前期的调研,提炼可能的方向,并深入挖掘。不要再跟本科硕士似的,等着老师吩咐你去做什么,而是要自己主动去找寻自己的方向。博士阶段,如果跟了大牛,基本上是不要指望他们来指导你的实际课题,大牛下面的年轻导师,如果能指点一二,就算是你运气不错。更多的情况,都是要靠自己立项、探索,导师只不过在大方向上把握,甚至只不过是和你偶尔交流下,发发补贴什么的。
如果脑海里还停留在以前,被人一推一走的姿态,那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吧。这个阶段,不但需要你的科研能力,还有领导力,你可能需要指导硕士的工作,分派任务,甚至很多课题组的活动需要你策划安排,企业项目需要你去出差指导,会议需要你参加并上台做报告。并不是所有博士都能胜任,但在这个阶段,你自己和外界(比如老师和学校)都会把你当做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来培养和使用。因此,肯定会有收获,也肯定会锻炼到自己全方位的能力。
五、
感情。这个因人而异,我没法细说,但博士哥哥都还是比较靠谱的潜力股。
六、
未来。前面说机会成本的丧失,这个是肯定的。别人在拿工资的时候,你却在学校里读书。但若我来算一笔账,你们可以看看。目前博士的补助提高了,以上交为例,一个月国家补助1200,另外老板还有补贴,如果是工科,基本上都能有4,500一个月,以我为例,博二我们可以拿到1000,有的老师项目多,经费足,甚至给的更多。这样,一个月有2000左右。在学校里吃穿用度是完全够了,而且好的高校,全日制博士基本都公费,而有些有外面项目的博士,经常做一个小项目,就能拿几万块钱。所以,在机会成本丧失的同时,起码可以保证不用再给家里添负担了。
当然,各个学校有各个学校的情况,有的发的多,有的发的少,但985学校,基本上都还可以,这也跟我下面讲到的读博的一个条件有关。至于读博出来,一部分人是进入高校,一部分是进企业。进高校当然辛苦,高校年轻教师的待遇低,这已经是一个常态问题。进企业的,只要发展的正常,基本都能做到管理层,还是可以的。
博士的收益不在眼前,而在长远。
读博最好要符合哪些条件?
前面有鼓吹读博好的嫌疑,我特辟谣,读博一点都不会,只有适合的人才能体会它的好。这里我现实一点,讲讲我认为的读博需要的一些条件。仅供参考。
1、对科研的喜爱(毋庸置疑,必须放在第一位,不可或缺的条件)
2、家里负担不重(现实一点说,如果家里负担过重,我觉得还是要好好衡量下利弊得失,不一定非要读博或者现在就读博,我不提倡家里条件特别困难的还要读博,当然,如果是心智坚定,特别热爱科研的,我不予置评)
3、情商高,起码待人和善,懂得谦让和分寸。(有一些博士跟老板闹僵了,这样是很不明智的,确实有一些老板是极品,但不能因为他们是极品,就那自己的时光和学位去和他们拼命,这是愚蠢的做法。何况,学校里比社会上还稍微好一点,你错一次,可能有机会补救,可在社会上,你犯错了,没人给你机会补救,何妨看做是进入社会之前的历练,难道你以为社会上就没这样的极品么?)
4、最好拥有一份稳定的感情和家人的支持。(我不觉得读博是一件必须的事儿,因此也不觉得和家里顶着干的同学是独立思考的表现。现实状况在这里,读博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家里极力反对,而你又铁了心读博,好好沟通,不要用强。另外,一份稳定的感情,一个支持你的女友或男友,是读博阶段极好的助力。你要知道,只有大后方稳定,才能保证你在前线作战无后顾之忧。PS:无女友的帅锅phd哥哥掩面而逃。。。)
5、本硕阶段很重要。(我不太推荐本科或硕士的学校太普通的同学读博,现实放在这里,无论是进高校做老师,还是进研究所,本科和硕士,最好能是211或985,在这里无任何歧视非211和985学校同学的意思,但考虑的实际情况,希望你们在考虑读博时要三思。)
6、学校很重要。(如果有机会出国,义无反顾的出去读博,但事先你要端正思想,别以为什么国外的月亮都是圆的,什么都比国内的好。国外的学术水平和氛围,肯定是好于国内的,但出国读博,要忍受无亲无友,孤独他乡的寂寞,这些一定要考虑清楚。如果没有条件出国,一定要优先考虑国内自己专业领域最强的学校,最好是985,最好是前几位,或者中科院[中科院补助多,时间短,一般3年可毕业,但它也有它的弊端],985的博士比一般学校博士含金量还是要高点,实际的讲牌子也硬,出去后也比较容易被用人单位看重,但985的博士也不好毕业,尤其以上交为例,工科没4年很难毕业,唉,掩面而逃。。。)
读个博士不易,既然已经选择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放弃。读下来,你再回首来时路,就会跟自己说,再没有什么会难倒自己,再没有什么苦不能吃,这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希望即将读博和有志读博的学弟学妹们好好思索,千万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