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12573 2
2006-06-09
<P ><B >生产力差距和“成本病”:鲍莫尔非均衡增长模型的贡献和不足<o:p></o:p></B></P>
<P ><B >上海大学 商官学院 吕顺辉<o:p></o:p></B></P>
<P >Mara C. Harvey <o:p></o:p></P>
<P >摘要:本论文说明和分析鲍莫尔在1967年建立的非均衡增长模型,这个模型在1985年鲍莫尔重新修改和实证验证。他那论文主要是分析了进步部门和停滞部门生产率的差距和在两部门的雇佣劳动利关系。该模型只考虑了供给方面,因此有一定的理论缺陷。<o:p></o:p></P>
<P >对这篇文章结构的梳理:<o:p></o:p></P>
<P >1.0非均衡增长模型——“成本病”模型 四个假设,三个方程,四个结论<o:p></o:p></P>
<P >2.0非均衡增长模型的修正——渐进停滞模型<o:p></o:p></P>
<P >3.0该模型的批评分析: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单生产要素的假设,完全工资扩散假设,稳定状态,放松不变劳动力假设,鲍莫尔模型的经济增长,需求的角色:对结论二的讨论和收入分配和消费结构<o:p></o:p></P>
<P >4.0结论<o:p></o:p></P>
<P ><B >1.0</B><B >非均衡增长模型——“成本病”模型<o:p></o:p></B></P>
<P ><B >1.1</B><B >四个假设</B>:<o:p></o:p></P>
<P >在这四个假设中,只有第一个假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他的三个在现实中很多不存立。<o:p></o:p></P>
<P >①经济体中存在两个部门:停滞部门和进步部门,这两个部门划分主要以技术结构来的。<o:p></o:p></P>
<P >②除了劳动力成本以外的支出都可忽略,即劳动力是唯一的投入。<o:p></o:p></P>
<P >③工资在两个部门同时上升和下降的,劳动力具有均一性,不同部门的劳动工资率相同。<o:p></o:p></P>
<P >④货币工资的增长和部门生产率增长一致。<o:p></o:p></P>
<P ><B >1.2</B><B >三个方程:<o:p></o:p></B></P>
<P >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Y1t =a.L1t</FONT> (停滞部门)<o:p></o:p></P>
<P >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Y2t=b.L2t.ert</FONT>(进步部门)<o:p></o:p></P>
<P >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Wt=W.ert</FONT></P>
<P ><B >1.3</B><B >四个结论:<o:p></o:p></B></P>
<P >①停滞部门的单位产出成本上升到无穷大,而进步部门单位产出成本不变<o:p></o:p></P>
<P >②如果停滞部门的需求具有弹性的话,停滞部门的相对产出将趋于零,最终会在经济中消失。<o:p></o:p></P>
<P >③如果两部门之间的产出率保持稳定的话,劳动力将不断的转移到停滞部门,而进步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将趋于零。<o:p></o:p></P>
<P >④假定劳动力总量不变,存在部门非均衡增长率的条件下要实现均衡增长,则必然导致增长率相对于劳动增长率的比率下降,总体经济增长率将趋于零。<o:p></o:p></P>
<P ><B >2.0</B><B >非均衡增长的宏观经济学—渐进停滞部门<o:p></o:p></B></P>
<P >在1985年鲍莫尔等对非均衡模型作了个修正,同时对其结论作了实证修正。把一个经济体分为三个部分:停滞部门,进步部门,渐进停滞部门。这主要是因为把整个服务业看作是停滞部门有一定的限制性,可以把其中的一些定义为渐进停滞。渐进停滞活动主要是指使用一定的进步投入和一定的停滞投入。实证修正是根据美国1947到1976数据资料,鲍莫尔等发现停滞产业的相对价格上升率与生产力的增长的减少率大体相当。以渐进停滞活动来说,作者把电视广播和电子数据处理这两项服务产业归属于停滞部门。<o:p></o:p></P>
<P >  总的 来说,”成本病”模型实际上指出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的产业结构主要是由生产技术或供给因素决定的,而不是由需求因素决定的,也不是由相对工资水平决定的。<o:p></o:p></P>
<P ><B >3.0</B><B >模型的批评分析:<o:p></o:p></B></P>
<P >本论文对鲍莫尔模型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批评分析<o:p></o:p></P>
<P ><B >3.1 </B><B >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o:p></o:p></B></P>
<P >罗宾逊夫人(1969)认为说停滞部门的实际成本增加是不正确的,名义成本确实是增加了,但实际成本却不变,这主要是因为货币工资和生产成本以相同的速率增长。鲍莫尔回复认为一项服务的单位成本可以认为是其机会成本。<o:p></o:p></P>
<P ><B >3.2 </B><B >单要素生产假设<o:p></o:p></B></P>
<P >在该模型里假定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作者的理论依据的是相对价格,无需考虑绝对价格。鲍莫尔只考虑到影响生产率增加带来的三种可能影响的两种(工资的增长,价格的降低)。他忽视了生产率对利润的影响。在两部门,由于成本和价格是平行移动的,成本的增加导致价格的上升,因此利润并未受到影响。事实上,鲍莫尔没有把利润考虑在内可能是和其模型没有明确包含资本有关。<o:p></o:p></P>
<P ><B >3.3</B><B >完全工资扩散假设</B><o:p></o:p></P>
<P >鲍莫尔整个分析都依赖于两部门之间的完全工资扩散假设。这些意味着在整个经济体中只存在单一工资率。鲍莫尔是这样定义其模型的工资的:在进步部门,工资明显地由生产率来决定,但在停滞部门并不一定正确(如果依据生产率来决定,工资将不变),这意味着鲍莫尔没有统一的工资决定理论。它不可能是一些指数化的结果,因为部门2的价格没有变,因此购买力没有减少。<B ><o:p></o:p></B></P>
<P >鲍莫尔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有一定的流动性来证明他的假设,换句话说,他假定劳动力是同质的。这个假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经济体是根据不同的性质的工作而分成不同的两个部门,因此很难想象劳动力能很方便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生产技术的二重性对其劳动力市场起着一定的影响。<o:p></o:p></P>
<P >  我们必须指出在实证修正该模型时,鲍莫尔等人并没有提及两部门之间工资的转化。他们仅仅提出停滞部门产出的相对价格的增长率和生产率增长降低率相等。<o:p></o:p></P>
<P > 完全工资扩散假设还被Brich和Cramer[1968]所批评,这些作者认为工资扩散力量取决于劳动力比例效应。例如,劳动力在进步部门的相对比率。这意味着当部门2所雇佣的劳动力比例减少(因为两部门的产出比例不变)部门2的工资增长对部门1的工资的影响减少。结果不完全工资扩散理论会减少停滞部门所引起的“成本病”。<o:p></o:p></P>
<P ><B >3.4</B><B >稳定状态</B><o:p></o:p></P>
<P >鲍莫尔模型的结论3和4揭示了向稳定状态的路径,表1说明了这一转化。OZ代表平衡增长路径,沿其路径产出率(Y<SUB>1</SUB>/Y<SUB>2</SUB>)是稳定的,在OZ还能计算出从一个时间段向另一个时间段的产出增长率,在时间t=1时部门1的产出增长率等于(OC’-OB’)/OB’或者等于(OC-OB)/OB。在接下来的时间段,我们用同样的程序来计算其增长,得到的产出率将变得越来越小(分母增加而分子减小)。<o:p></o:p></P>
<P >在表1上有一点要注意的是E点并不代表稳定状态。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PFt=infinite</FONT>是接近极限的,但现实中不可能达到。事实上,这个边界位于高度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L</FONT>点上,在这整个劳动力都转移到停滞部门,这也说明部门2没有劳动力可雇用,此部门的生产将消灭。因此稳定状态在点E<SUP>*</SUP><o:p></o:p></P>
<P >如果鲍莫尔的单要素假设是明显的古典思想,他模型里所描述的平稳状态的路径将和David Ricardo 的模型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而且是最重要的,鲍莫尔模型分析的依据是平均生产率(增长是无限的)而不是边际生产率(在Ricardo模型里,增长受限于土地的肥沃程度)第二 对于Ricardo,科技进步阻止达到稳定状态,在鲍莫尔模型,科技增长加速达到稳定状态路径。第三在Ricardo模型里,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耕种越来越多的肥沃土地,导致增长下降。而鲍莫尔模型里却恰恰相反,假定劳动力不变,这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持续的劳动力增长能满足停滞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那均衡增长的限制将无法引导经济向均衡状态发展。<o:p></o:p></P>
<P >像上面我们所提到的,鲍莫尔并没有正当的理由来说明引进其模型两个限制条件:不变劳动力和均衡增长。因此很有必要分析劳动力增长对鲍莫尔模型的结论3和4的影响和了解作者引进均衡增长的意义何在。<o:p></o:p></P>
<P ><B >3.5</B><B >放松不变劳动力假设<o:p></o:p></B></P>
<P >  劳动力增长代替不变将会变成什么样?结论3依然成立,部门1的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将永远快于部门2(在该部门其劳动力可能增长,减少或不变)且部门2的相对劳动力将趋于零。就对结论4来说,鲍莫尔并没有给任何数学证明这个结论的第一部分的正确性,例如事实上,在生产率非均衡的世界里去实现均衡增长,必然会导致产出增长率相对于劳动增长比率的下降。假定劳动力以一个不变的速率增长(m)<o:p></o:p></P>
<P >最后一个方程对结论4的修正,如果我们的产出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m+r/(1+K. ert)]/m</FONT>这个比率将由于分子减小而减小。当然这只是相对减小,在绝对角度来看,产出增长率将永远大于m。<o:p></o:p></P>
<P >方程7所定义的增长率等于鲍莫尔所算的增长率加上劳动增长率m。这意味着最终增长是由单一劳动引起的并且这些发生在停滞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劳动力增长停止,增长就会停止,我们就能达到均衡状态。<o:p></o:p></P>
<P >  从方程7可以反映出,不变的劳动力增长不足以抵消总生产率增长的衰退。让我们假定按照索洛和萨缪尔森方式来达到一种均衡增长。(一种稳定状态,在单位时间内,如果每种商品的产出按照不变的速率增长,则生产的每种产品的数量相互比例将保持不变,这个经济体只存在规模变化,结构不变)。<o:p></o:p></P>
<P >  为了达到这种均衡增长,则每个部门的生产增长必须是一个不变的速率,其意味着劳动力要以一个增长的速率增长。(而不是以一个不变的速率)这可以如下来表示:假定进步部门雇佣的劳动力是不变的,并且劳动力的增长满足整个停滞部门的需求。为了保持Y<SUB>1</SUB>/Y<SUB>2</SUB>比率不变,部门1的生产增长率必须和部门2增长率相等。例如以速率r增长(不变)因此停滞部门的的劳动必须演化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L1t=L10. ert</FONT>增长按照索洛和萨缪尔森定义的将会达到均衡,替换L<SUB>1 </SUB>则可得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dI/dt)/I=F. ert .r/F. ert =r </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       </FONT>劳动力增长率将等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dL/dt)/L=r. L10. ert/( L10. ert+L20)</FONT></P>
<P >这是劳动力增长而去维持生产增长不变而增加的比率,因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L10. ert/( L10. ert+L20)</FONT>值位于0和1之间,我们可以得出生产增长率要比劳动力增长率要高。<o:p></o:p></P>
<P >   因此鲍莫尔模型的第四个结论甚至可以在这样的条件下被证实:生产增长率和劳动力增长率之间的比率随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分母在增大)<o:p></o:p></P>
<P ><B >3.6</B><B >鲍莫尔模型的经济增长<o:p></o:p></B></P>
<P >在古典思想里,不同的经济活动的增长要和需求的收入弹性相关,即使鲍莫尔模型是古典思想,但该模型涉及简化,新古典均衡增长思想,根据这各部门之间按照一定的比例来扩张。事实上,鲍莫尔仅注重保持产出结构的稳定,而不是注重根据需求来调整供给。他的模型是一个供给模型,没有把需求和其他的限制条件包含在内。<o:p></o:p></P>
<P >鲍莫尔建立他的增长模型的方式表明他有简化技术进步的思想,正如Real(1990)所解释,他运用运用单一的宏观经济产出去提高生产率。而且供给是在增长的。因此他的模型和传统的增长理论形成很大的对比,因为它没有包含储蓄和投资(没有资本是另一回事)。鲍莫尔模型的增长完全依赖外生的生产率增长,增长源泉没有被解释。<o:p></o:p></P>
<P > 就对稳定状态的路径而言,我们在前面已解释说过鲍莫尔不是以边际生产率来思考的,和其他的古典和新古典的增长模型理论相反,鲍莫尔并没有把增长的衰退归结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的递减。<o:p></o:p></P>
<P >在鲍莫尔模型中,另外让人感兴趣的是部门之间并没有技术扩散,这好像是个不现实的假设。鲍莫尔他自己发现,在国际范围上,技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在现实中,这种情况不仅在国家范围内正确,而且适用于部门之间。它足以让我们考虑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角色去理解部门内的技术扩散和深化的重要性。<o:p></o:p></P>
<P >   最后,像鲍莫尔模型,内生增长理论是供给方面的模型,因此,他们没有回答模型里需求对部门生产扩张所引起的问题。<o:p></o:p></P>
<P ><B >3.7</B><B >需求的角色<o:p></o:p></B></P>
<P >即使鲍莫尔模型注重供给的技术结构,但结论2,3和4严格依赖于和需求相关的假设。事实上,<B >要测定经济增长过程必须要同时考虑供给和需求</B>。虽然如此,鲍莫尔考虑需求的重要性依然不够,因为<B >他忽视了消费结构和收入分配。</B>结论2简单假定需求是单位弹性的,而结论3和4跟两部门生产产品的数量的比率相关(Y<SUB>1</SUB>/Y<SUB>2</SUB>)。<o:p></o:p></P>
<P ><B >3</B>.7.1结论2的讨论<o:p></o:p></P>
<P >Lynch和Redman批评非均衡模型的结论2指出,鲍莫尔没有把实际收入考虑在内。他们断言,仅需求弹性不能解释对停止部门的产品需求的降低,这是因为实际收入和这些产品的价格以同样的速率在增长。<o:p></o:p></P>
<P >这个批评引起我们对鲍莫尔的需求弹性概念的思考。鲍莫尔认为如果对每种产品的需求是单位弹性,则两部门的产品的消费支出将不变,但消费的数量比率将下降。数学化可以写作:<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1t.Y1t/(C2t.Y2t)= W. ert .L1t/ W. ert .L2t=L1t/ L2t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 (</FONT>不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Y1t/Y2t=a. L1t /b. L2t. ert =aA/bert</FONT></P>
<P >如果我们把Y<SUB>t</SUB>看作是需求D<SUB>t</SUB> ,且价格和成本成一定的比例。则我们可得<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1t.Y1t/(C2t.Y2t)=P1t.D1t/(P2t.D2t)=A (</FONT>不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根据结论1<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1t</FONT>不断积累并不上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2t</FONT>不变。要保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1t.Y1t/(C2t.Y2t)</FONT>不变,我们有两种选择:<o:p></o:p></P>
<P >a)     Y<SUB>1t</SUB>和C<SUB>1t</SUB> 相同的速率相反的方向变化,且Y<SUB>2t</SUB> 不变<o:p></o:p></P>
<P >b)     Y<SUB>1t</SUB>不变,Y<SUB>2t</SUB>和C<SUB>1t</SUB>以相同的速率增长<o:p></o:p></P>
<P >鲍莫尔没有清楚地告诉我们要考虑的需求弹性是何种类型,然而在结论2他谈到价格弹性,所以我们要开始要考虑价格弹性,但是我们还要讨论替代弹性。在这两种情况下,我还应该考虑收入弹性,因为实际收入是增加的。<o:p></o:p></P>
<P >Bradford[1969]对需求弹性的质疑提出了混合概念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等于零。事实上,如果Y<SUB>1t</SUB>将少而Y<SUB>2t</SUB>不变,这意味着即使名义工资增加,需求也没有增加。Bradford提出混合概念弹性是依据对产品的消费预算部分是取决于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假设。这个假设很有说服力,可鲍莫尔却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在1970鲍莫尔在写成书时候,他在结论2写到,….not high price inelastic and not very income elastic…..<o:p></o:p></P>
<P >在鲍莫尔模型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1t.Y1t/(C2t.Y2t)</FONT>的比率不变是因为分子的两变量以相同的的速度相反的方向变化,而分母的两变量不变。也就是我们的选择a) 在Bradford说明里,其比率不变是因为C<SUB>2t</SUB>和Y<SUB>1t</SUB>不变而C<SUB>1t</SUB>和Y<SUB>2t</SUB>以相同的速率增长。就是我们所说选择b)<o:p></o:p></P>
<P >  总之,不管我们是否考虑价格和收入弹性,需求的单位弹性不可能引起停滞部门的衰退,因为实际收入的增加。工资的增加,它产生部门1的“成本病“,也能使消费者购买这个部门的整个产品。<o:p></o:p></P>
<P ><B >3.7.2</B><B >收入分配和消费结构<o:p></o:p></B></P>
<P >  鲍莫尔模型虽然没有证明停滞产品的生产技术上的递减,但是一些经济活动被市场驱逐在外。为了了解其缘由,我们必须考虑收入分配合消费结构。生产率差距影响相对成本,而相对成本取决于收入分配和替代弹性,决定需求,进而决定供给。<o:p></o:p></P>
<P >  罗宾逊夫人(1969)强调,事实上,对一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的减少从本质上是因为(即封建社会所反对的在工业社会里)有更少的收入分配的不公正。Lynch和Redman【1968】有同样的论断,认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转化决定着一种新产品的产生和另外一些产品的消失。另外一位作者Bell[1968]讨论了消费技术结构对共计的技术结构的影响。他所提及的是15年之后Gershuny所说的“社会创新”。她举了一个理发师的例子。由于安全保险剔刀的发明,这里有一个大的转变,剔发的功能由理发师转移到剔刀生产商,再到消费者(自己理)这个表明了一个很大的消费技术结构的变化。<o:p></o:p></P>
<P ><B >4.0</B><B >结论<o:p></o:p></B></P>
<P >虽然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只包含供给,而且受到很多假设条件的限制,但该模型的整体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经济部门间的生产率差别的存在导致相对价格和成本的变化。鲍莫尔有其值得称赞的地方是个不可争辩的事实。然而,鲍莫尔所考虑的不可避免的停滞活动的技术性下降没有一定的先验,因为单独的生产的技术结构不能决定经济活动的发展。事实上,这种下降仅在和需求相关的特定条件下才能得到证实。像鲍莫尔所认为的,把均衡增长看作是不同部门的产出比例保持不变的扩张路径是武断的,因为这意味着忽视了生产和消费的结构转化。<o:p></o:p></P>
<P >即使生产率差率差距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经济活动的增长或下降的解释也不能仅归结于生产率差距。其原因主要是由需求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质特性所决定。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经济活动的增长或降低过程一定需要考虑其经济活动的独立性。虽然鲍莫尔所说的“成本病”确实影响某些经济活动,但没有必要认为这些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得从市场上消失,即使我们能克服成本病,特定的经济活动照样会减少并且消失。滞后的生产率不是唯一的罪魁祸首,需求和供给相关的竞争,替代和其他一些因素也需要考虑。<o:p></o:p></P>
<P ><B ><o:p> </o:p></B></P>
<P ><B >对本篇论论文的评述<o:p></o:p></B></P>
<P >这篇论文是对鲍莫尔非均衡模型理论作了一个比较详细地介绍,作者综合了各个经济学者对鲍莫尔非均衡模型的看法以及对不足提出的批评建议,能使读者对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有了一个更清楚地的认识,而且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鲍莫尔的模型的不足主要是由于没有考虑需求方面,仅从供给方面考虑必然会导致很多局限,因为我们分析任何经济活动都要从最基本的两方面考虑,就是需求与供给。这也是作者在本文的创新之处。作者在详细地分析了鲍莫尔模型的前提条件假设的现实性和对这些条件的放松的结果。从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单要素生产的假设,完全工资扩散假设,稳定状态,放松劳动力不变的假设,鲍莫尔模型里的经济假设,需求的角色等七个方面作了分析。总之这篇文章是一篇很好地介绍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的文章。<o:p></o:p></P>
<P ><o:p> </o:p></P>
<P >我也谈一下<B >对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宏观经济做一个评论</B>。<o:p></o:p></P>
<P ><B >1.</B><B >四个结论中的第二个结论是错误的<o:p></o:p></B></P>
<P >在该文中作者认为在非均衡生产率的模型里,停滞部门的需求具有弹性,那么该部门的产出将趋于零,最终将在经济中消失。虽然在模型里假设条件下Y1/Y2的比率在下降,但是在这个比率下降的原因是分母在增大而分子是不变的,因此没有理由说最终会消失。在这个模型假设总的劳动投入是不变的,那么在第二个结论里假设适量劳动力的比例不变,那么分布在两部门的劳动力也将不变,由部门1的产出方程可知道,劳动投入不变,那么产出也是不变的,而不是消失。只不过是在和部门2的产出的比率在减小。在结论2的条件下鲍莫尔又做出了一些结论,像在文中所说的高等教育如果属于第一部门的话,如果工资水平是和生产率水平相对应的话,无疑高等教育的成本将增加,花费在高等教育的相对支出将增加,成本增加是对的,但相对支出增加是不符合理论的,除非提供更多或更好的高等教育。还有在一个城市的财政支出上也是范同样的错误,但这些都是在结论二出错的基础上所得结论。<o:p></o:p></P>
<P ><B >2.    </B><B >服务产品的本身特性界定<o:p></o:p></B></P>
<P >鲍莫尔在自己的假设前提下,第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就是把经济活动分为两类,第一类就是技术进步活动,其包含创新,资本积累,和较高的规模经济,这些因素都能提高单位时间的产出。另一类就是经济活动不具有技术进步性,其服务产品就是其劳动本身,其数量完全有劳动力数量来决定。这样的服务像,理发,教学,表演艺术,餐饮服务等。从本质上说,服务产品在其生产和消费的之间几乎没有时间间隔,这也就是说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同时性的特点,而不像其他消费品,可以在特定的时间生产,而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进行运输,购买,和消费。鲍莫尔定义的技术不进步活动其劳动力是产品的本身是说生产者和消费者必须面对面的直接联系才会有服务产品的产出,也就是所谓的同时性。这样即使对那些比较熟练的手艺工人根据需求而生产产品,以及裁缝,艺术家他们是根据订单而生产,而不是存货。那么要分析这样的活动就要同时分析消费和生产了。服务产品还要考虑其技术消费,如果把服务产品不具有技术进步也是不现实的,就像在理发业中,剃须刀的发明改变了其技术结构。从而对其产业有了很大的影响,要像鲍莫尔所说的服务产品完全不具有技术进步性不太符合现实的。<o:p></o:p></P>
<P ><B >3.    </B><B >实际收入和名义工资<o:p></o:p></B></P>
<P >鲍莫尔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实际收入和名义工资的关系,就在鲍莫尔的第一个结论里认为,停滞部门的名义工资随着进步部门的名义工资的提高而提高,从而使停滞部门的成本上升到无穷大,其他的几个结论也都是根据这个结论来的但第一个结论站不住脚。我们假定价格等于成本,鲍莫尔认为不具有太高的非弹性的停滞部门产品最终将消失。在这鲍莫尔就忽略了实际收入和服务产品的价格是同时增加的这一事实。因此价格弹性不足以来分析对停滞产品的需求将最终消失,只有在停滞部门的产品的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收入弹性的绝对值,或者是收入效应为负,才能最终趋于零。还有鲍莫尔认为随着两部门的价格变化,使得一些成本不断增加的像表演艺术,手工艺品,高级餐馆,政府住房将会消失,这同时还是没有考虑收入,就像上面的如果收入弹性比较高,那么其消费对象就转移到比较富裕的消费群体了,如果这些服务的确是在下降也是由于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引起的,使得相对比较有钱的能购买其奢侈的服务。因此,不能把两部门的相对价格变化作为唯一的导致停滞部门产出下降的原因。鲍莫尔所说的城市危机也是不太符合现实的,他认为如果市政府无归为停滞部门的话那么其成本将上升到无穷大,就像其第二个结论所说的趋势,被一种外部性所加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税收恶化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使对市政服务的单位需求增加,从而引起城市危机。这种担心是多余,由于实际收入的增加,使得不用改变税收率一样可以支付的起日益增长的市政服务需求。所说的城市危机也就不会存在。总之鲍莫尔在分析服务和停滞产业的相对价格的上升时没有考虑到实际收入的增加,从而错误地认为停滞部门的一些产出的下降是由于相对价格的变化,城市的金融问题是由其市政服务产业本身的技术结构所决定的。<o:p></o:p></P>
<P ><B >4.    </B><B >劳动力比例效应<o:p></o:p></B></P>
<P >假定其生产函数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Y<SUB>1t</SUB>=F(L<SUB>1t</SUB>)     (1)</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Y<SUB>2t</SUB>=G(L<SUB>2t</SUB>)    (2)</FONT></P>
<P >其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Y<SUB>1t</SUB></FONT>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Y<SUB>2t</SUB></FONT>是两部门的实际产出假定部门2随着时间的变化有大的生产率的变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L<SUB>1t</SUB></FONT>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L<SUB>2t</SUB></FONT> 是两部门的投入两部门的工资率假定为<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W<SUB>1t</SUB>=H(t)       (3)</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W<SUB>2t</SUB>=I(t)        (4)</FONT></P>
<P >最后假定部门1的消费支出和部门2的消费支出的比率不仅是时间函数,而且和两部门的总成本成比例。    P<SUB>1</SUB>Y<SUB>1</SUB>/P<SUB>2</SUB>Y<SUB>2</SUB>=C<SUB>1</SUB>Y<SUB>1</SUB>/C<SUB>2</SUB>Y<SUB>2</SUB>=J(t)  (5)<o:p></o:p></P>
<P >从而可得方程(6)<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W<SUB>1t</SUB></FONT> =[ J(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W<SUB>2t</SUB>][ L<SUB>2t</SUB>/ L<SUB>1t</SUB>]              (6)<o:p></o:p></FONT></P>
<P >上面方程很清楚的表明不管工资率多少,这里有一个行为和劳动比率效应关联关系。从上面防城(6)我们也可以看出一定量的需求和劳动供给转移到部门1的话可能导致部门1的工资不会变化或者是降低。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L<SUB>2t</SUB>/ L<SUB>1t</SUB></FONT>比值降低。只有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L<SUB>1t</SUB>=<SUB> </SUB></FONT>J(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L<SUB>2t</SUB> </FONT>即完全工资张才会出现鲍莫尔所说成本病出现。<o:p></o:p></P>
<P >把劳动力比例效应引入该模型,那么鲍莫尔所的关于服务的成本上升在理论上没有根据,完全工资扩散只有在劳动力市场完全控制工资水平的时候才会有效。在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如果制造部门的相对产出下降的条件下,服务部门的单位成本将下降。或许鲍莫尔对公共部门,艺术的将来悲观看法是不恰当的。<o:p></o:p></P>
<P ><B >5.    </B><B >总生产率是否下降<o:p></o:p></B></P>
<P >鲍莫尔在第四个结论:如果要实现均衡增长,总体经济增长率将趋于零,也就是说,若要保持两个部门的实际产出比重不变,则由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入停滞部门,经济增长将最终趋于停滞。这一结论大多被应用于发达的工业经济中,然而我认为鲍莫尔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停滞产业只生产最终产品,既提供最终服务。因为我们知道现在一些快速扩张的服务业,像金融和商业服务,他们大多提供中间产品服务,即使它们是停滞产业,但是它们之间的资源的流动将导致总生产率的增加而不是下降。这是因为并不是每种服务产业都是低生产率的有些产业有制造业更高的生产率,还有些时因为服务无法准确的测算的原因,没有很好的统计出服务的劳动生产率,尤其是那些未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产品,它们既为制造业提供服务,极大的提高了其劳动上产率,也为本身服务部门生产率做出了贡献。所以说结论四所说的总生产率下降必须加上停滞部门的提供的服务是最终服务,即服务即是其劳动本身。<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17 19:02:00
bxh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3 21:08:16
没发表么?出处在哪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