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匿名
18546 95
2010-10-26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某博士生导师简介:

http://gs.swufe.edu.cn/page/news/teacher.aspx#faculty.aspx
(该院新网站尚未发布,旧网站暂打不开)

个人简历
何大新,西南财经大学流通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1979年至1983年就读于辽宁大学中文系,2004年至2007年就读西南财经大学EMBA,获硕士学位。1996年美国国家教育基金会访问学者。1991年晋升主任记者(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高级记者(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被辽宁大学新闻与中国语言学院聘为兼职教授,讲授研究生课程《新闻采编》。1999年,被四川大学新闻与中国语言学院聘为兼职教授,讲授研究生课程《新闻采编》。1998年至2009年,在西南财大、四川大学等大学、省级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各市(州)讲《国际形势》上百场。2007年至2009年,受聘于西南财大工商管理学院,讲授管理创新,并与杨丹教授共同指导4名硕士研究生。
现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政协委员同时兼任提案委员会委员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记协副主席、四川省广播电视高级职称评委会主任。

研究成果
1983年至2005年一直在新华社工作,先后担任记者、记者站站长、部主任、副总编辑、副社长、社长。其间,主要精力用于宏观经济和流通经济调研。20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间,独创发明并首次发表的“资金体外循环”(1987年)、“裁判不应进场踢球”(1990年)、“金牌不是名牌”(1992年)、“共和国长子”(1992年)等文章用自己提炼的通俗语言形容抽象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发表后,经多年传播已成为国内公众语言。2001年初,针对国内经济理论界提出“西南不宜上大水电”的说法和国家有关方面搁置与批准西南大水电项目,连续写出《从全国大局看四川水电的多与少》等3篇内参,直接促进国家决策部门调整水电政策,西南大水电很快上马。经济效益巨大。2004年,“汉源事件”期间,领导新华分社记者全面真实地向高层反映情况,本人直接向中央工作组提出准确把握事件性质的四点建议,为中央高层平稳解决“汉源事件”和制订新的移民办法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受到中宣部和新华社通报表彰,社会效益巨大。2007年专著《四川广播电视发展战略》,创造提出四川广播电视在节目制作、信号覆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30多年来,除新闻作品外,先后在《经济研究》、《中国记者》等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曾获1992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和2004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26 20:19:15
高级记者??

名记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6 22:24:03
呵呵,厉害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6 22:50:07
怎么全是政治方面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6 23:16:10
这个肯定有问题,什么经济学方面的成就都没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08:55:41
有资源就有发言权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