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44 7
2010-10-28
目的:
1.建立一个大众化的平等的投资市场,让每个消费者进行公平平等的投资,不是说你的钱越多就可以投资得越多,这样就消除了一部分人企图依靠资本来摄取财富的行为。
2.建立一个公平平等有效率依靠诚实劳动才能致富的市场,这种投资模式不是为了赢利,使资本增值,而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而不断的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
3.使大部分企业成为全体消费者的投资的企业,那么消费者就是股东,应该享有知情权,监督权,这样就能使企业更加诚信,消除假冒伪劣。
4.建立一个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互利共赢,共存共荣,互相合作的关系的市场,将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5.使社会经济不断增长,消除经济危机。
6.要使公有制经济成份真正为全民所有,而不是国家所有
第一部分:引言

中国社会的变革、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资金的需求和匮乏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时代在呼唤新经济理论的出现。

在富人和知识分子之外,如何来保护最大多数公众的利益?货币资本所有者和知识资本所有者因为资本的力量,使其地位和权益被放到最大。那么,在这两个圈子之外,更广大的社会民众拥有什么?他们的权益在哪里?”  

  一位大学教授曾开玩笑地说:在校园里,如果看到楼前停满汽车的,那一定是经济学系,里面的人在高谈阔论,楼前停满自行车的,一定是社会学系,里面的人在大声骂娘,楼前什么车都没有的,一定是哲学系,里面的人默默无声。

  这些年来,经济学界的确是够热闹的,媒体不止一次地报道说:讲课可以讲出千万富翁。
有人在网上义愤填膺地批评说:现在的经济学理论就是富人理论”!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说:我们思考经济学的问题不能脱离一点,那就是:我们怎么能够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福利?这就是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所有的研究都不能脱离这个目的。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指出,有大部分成员陷于贫困悲惨状态的社会,决不能说是繁荣幸福的社会。  

第二部分:建立私有制与公有制兼容的经济模式

财富在哪里,据统计世界上90%以上的财富被1%的人占有,而这1%几乎都是在做资本投资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财富都被资本摄取,都被资本掠夺了,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只消费而不做投资,这才是造成我们贫穷的根源,造成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增大的根源,那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建立一个富人和穷人都可以进行投资,都可以参与经济建设与创造的共赢的平台,每个人都投资,尽量减少资本对穷人的剥削才能建立一个持续健康发展和谐共赢的社会。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对于未来当自己失去工作能力,颐养天年时我们需要一大笔养老金,为使自己在老年时活得有尊严,就必须在有工作能力时不断的储蓄养老金,而养老金由于是未来用的钱,那必然要面对如何使其保值还要使其不断增值的问题,这就要用养老金去参与市场投资,只有投资才能使其不断增值,也就是与其说人们要储蓄养老金不如说是要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投资。养老金的全民性以及长期性恰好符合投资资金的重要属性。

建立一个投资管理基金,强制社会成员每个人必须进行养老金的储蓄,也就是投资且有最高限额,那么这个时候的基金为全民基金,当投资一个实体企业,占有企业一定比例的股份时,就会使企业变为私有+公有制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那样就会使消费者更加关注企业,随着全民基金规模的扩大,公有制经济成分在企业中的占比也会不断提高,直至合适的比例。既能体现私有制的效率,又能体现公有制的公平。
在资金投资决策上要充分体现民主,在投资决策上一定要是在专家建议,消费者意见调查,一定要是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投资,主要投资实体企业,这就一定能确保投资资金的不断增值。由于是全民投资,而投资资金可以覆盖几乎所有实体经济,而社会经济总的趋势是在发展的,这将肯定能使资金一直在不断增值。
第三部分:分析投资风险
从宏观来说,社会财富一部分应该用来消费,而另一部分用来投资再生产,纯粹的储蓄只会使商品贬值,效用降低.同样,对于社会中的每一名劳动者来说,对待金钱也应该就是二种一个是消费,另一个就是投资,实际上目前储蓄也是一种间接投资。也就是说社会生产的商品一个是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另一个就是投入再生产以满足未来人们更高的需求,如果消费不足说明生产的商品放在仓库没有使用,是一种浪费行为。消费与投资二者要维持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这样社会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再看传统消费与投资模式:
1.
传统消费与投资是二条线,消费是所有公民的行为,而投资只是社会极少数人的行为,二者的适度比例关系无法控制,这就导致有时是消费比例过高,有时是投资比例过高,无法维持二者的平衡。
2. 传统的投资模式不能与消费者形成互动,消费者完全没有投资决策的机会,这样难免使生产与需求发生背离。
3. 传统投资模式缺少公平性,越是有钱的人,越能够投资更多的资金,收益也会更多,分配的社会财富会越多,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产生贫富分化,阻碍经济的发展。
4. 传统的投资模式是少部分人企图依靠资本的力量来摄取大部分人的财富,是少部分人与大部分人的博弈游戏,投资人与消费者二者是对立矛盾的。
传统投资模式风险产生的原因:
1.资本的逐利性,哪里有暴利,资本就会流向哪里,而高利润往往意味着高风险。
2.投资者与消费者的对立性,投资的目的最根本的是为了赚钱,取得利润,而消费者总是试图抑制消费,或者是延后消费,希望花最少的钱取得自己所需,一个试图赚取最大利润,一个试图花最少的钱购买所需,这就决定了二者的对立矛盾的关系,这种博弈性也决定了投资风险的产生。
3.
投资行为的独立性,投资行为往往是资本拥有者的单方面的决定行为,完全是个人的智力行为,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性格各不相同,这必然会导致投资的不同结果,于是,就产生了风险。
4.
投资主体的个体性,投资往往是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投资失败,投资者往往损失惨重,这也是导致风险产生的一个原因。
理想状态是:社会的每一名成员进行投资,比如平均每人投资一万元,这就使得每一名社会成员既是消费者也是投资者,你的消费行为也是在为自己投资资金增值行为,若每年增值10%,投资一万元收益1000元,而每一名社会成员最高只能投资一万元,最多就只能收益1000元,这就排除了一部分人企图靠资本来赚钱的行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资本家。在这个状态下,投资收益只是消费者的左口袋的钱放在右口袋里,并不是投资增值了,而是进一步扩大生产提高投资资金的行为。这里的收益相对来说就很少,不到必要时就不会提现,到老了做不动的时候,社会再依据你贡献的大小来给予养老金。社会生产的总产品总是能满足总需求的,而不是说靠储蓄或者是购买保险来为未来养老做储备。
本模式就是全体消费者进行投资,投资的目从根本上说不是为了赚钱,摄取剩余价值,而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到老了不能为社会做贡献需要养老时,再由社会给予养老,此种投资模式是没有风险的:
1.
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以效用为第一目的,而不是赢利,体现了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抑制了投资活动中的投机行为。
2.
投资者与消费者由对立转变为利益一致,由于人们都是身兼三种身份,是劳动者,是消费者也是投资者,从本质上说就是自己投资生产商品自己用,保证了商品的消费,所以是没有风险的。
3.
这里的投资行为是全体消费者的决定行为,并融合了专家的行业分析与预测,而不是某个人的拍脑袋,这就使得投资不会产生偏差,保证了投资的正确性。
4.投资主体的全体性,这里的投资是社会成员每个人在投资,这就分散了风险,假设损失了一亿元,而投资者是10亿人,每个人只损失0.1元,由于分摊了风险,实际上就没有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28 10:26:40
第四部分:本经济模式的意义
1.        将消费者引入到生产领域,改变消费者以往那种对生产漠不关心的心态,由于消费者现在已是企业的投资者,就会考虑使自己的投资产生最大化的效益,而要使其产生最大化的效益,就必须是使企业生产出自己所需的商品,而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自己最清楚,那么,生产领域中在消费者主动参与下将会更加合理的组织生产,使所生产是所需求。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2.        规模经济效应
由于是全体人民的投资,必然要使投资达到最达效益,在其它条件差别不大的前提下,谁的资本效率利用更高,而只有规模经济产生规模效应的企业才能使资本利用效率更高,因此资本将趋向于向生产效率更高的企业靠拢,使得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更能充分合理的利用社会资源。
3.        促进企业诚信效应
由于消费者也是企业的投资者,这就在法理上确定了消费者要参与企业管理与经营的权力,企业的生产和运营都必须是在公开的情况下进行,将改变以往二者的信息不对称性,企业不再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只有合理合法诚信经营才有发展前途。
4.        合作共赢效应
它改变了利益单向分配的格局,不同的利益主体达成共赢,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在内的整个社会都将获得利益:它将改变人与人的关系,消费者同时也是投资者,从而改变了此前与生产者的关系,双方处于平等地位,二者在市场中是合作的关系,改变了以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矛盾的关系,消除了以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内耗,在二者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将更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增长。
5.        促进消费效应
当社会绝大多数企业都是这种经济形式时,消费者的购买商品时一部分利润将会返还到自己的投资资金上,这实际上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有所降低,即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另一方面由于对未来养老不在担忧,也能促进消费。
6.        抑制贫富分化效应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财富绝大部分是被资本掠夺,被资本家所占有,广大劳动群众一般是只消费而不投资,致使财富越来越向资本家集中,穷的人更穷,富的人更富,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而这种经济模式是全体人民的投资,剩余价值基本上是平均分配给了消费者,即使是私有经济成分中个人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分得的剩余价值相对较多,我们也因为创造了更正确的财富观念,越来越多的富人将在死后将自己的财富全部或者部分返还给社会,实现自己人生的再次升华,使穷人和富人能和谐相处。
7.        资本沉淀效应
由于我们确定这个投资资金是人们的养老资金,除了资金的不断增值,每年还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且这些大量的资金要到若干年后才会取出进行消费,这就使得大量的建设资金不断增长,不断沉淀下来,为社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

第五部分:推广
1.        要进行观念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投资的必要性以及安全性增值性。
2.        可以先收较少的资金进行试运行,摸索经验
最后,当消费者认为投资与消费一样也是必然的需求时,就会形成为消费者的自然而然的行为。


附:
既然谈到了养老金的问题,下面想说一说养老金来源的另外几个途径
先看国民经济中的几个数据
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3万亿元
2009年国家财政收入为6万亿元
2009年社会零售品总额为12万亿元
2009年国家用于社会福利资金为
至2009年社保基金缺口接近万亿元

现行养老金模式的弊端:
1.        只覆盖城镇中企事业单位人口,全国参加社会保障的人口不到3亿人。
2.        由于现收现付制,人口老龄化趋势,社保基金已经出现巨大缺口,加重了人们对未来的担忧。
3.        养老基金既要保值,又要增值,但现行投资模式由于对风险的控制,无法使其确定能增值.
4.        管理成本高
5.        没有解决人口流动性问题

养老金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国家福利
国家福利给予的方式为15年后按居民消费总额一定的百分比发放,设居民消费总额为M,当年养老金常数为P,P随国家年度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长,养老金领取年限为10年,那么当年该居民每月领取的金额Y=M×P÷120,如15年后该居民消费总额为30万元,当时发放比例P为15%,即每月可领取300000×15%÷120=375元,累积消费越多,累积年度越长,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因为M和P都在增长。既然这样,那么居民就会在自己确实需要这个养老资金时才会申请养老,而不用国家来按排什么时间退休。只有到70岁以上才能享受不与消费挂钩的国家养老金福利。算算2009年如果国家以这种模式给予养老金应该支付多少钱,12万亿×15%÷10=0.18万亿元
如何保存和累积管理消费者的消费金额数据
消费数据的保存,备份,管理都由各银行负责,养老金的发放也由银行负责;
居民的每张银行卡上记录消费者的消费数据,并单独归类,合计,这时居民就会尽量使用银行卡刷卡消费;
对于小额支付,可以另发行一张储值IC卡,刷卡时不需要输入密码,小型商业店铺就只需要一个终端POS机,消费者每隔一段时间再把该卡上的消费金额转移到银行卡上,有利于保存和管理;
奢侈品不计入消费金额
汽车,房产也不计入
养老金的发放不认卡只认人,只要是该银行卡从注册到现时已满15年就可以申请养老金,但申请人要年满60周岁。
实行此方案不需要国家现时投入一分钱,利用银行系统现有硬件软件资源就可以对数据进行管理,POS机和IC卡则由商家和消费者分别承担,只需要国家一个承诺,便可立即实施。这个方案有哪些效果:
1.        由于老有所有,有利于促进消费,
2.        由于是对消费者消费金额一定比例的返还,也可以看作是商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也可以说是对商品价格的后期补贴,有利于降低居民对于CPI的感受。
3.        体现了公民交税的义务和享受国家福利的权力,使其成为一个统一体。
4.        有利于提高居民交税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社会公民与国家更加和谐相处。
5.        由于对居民数据都作了详细记录,可以对社会消费情况作数据分析,为社会生产国家政策提供正确决策依据。

第二部分:企业福利
企业从实行本方案起,满15年该企业还存在的征收社会养老税,这样有利于企业在成长期不用被此税收成为负担,也体现了养老的资金是未来要用的钱,应该在未来征收;有利于企业与消费者建立和谐的关系。

第三部分:社会筹集
养老也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尤其是富人可以给养老基金捐款,或者是某些企业家承诺死后把财产全部或者是部分捐给养老基金,这样实现了企业家财富取之于民而最后用之于民的精神,使富人也能和社会广大平民建立和谐相处的关系。我相信一个企业家给养老基金捐款或者承诺死后捐款比什么打爱国牌、广告牌更能深入人心。
第四部分:个人储蓄:
这个就是以上所说的经济形式,不在叙述。
                                       明月清风
                                 QQ:348637868
                               E-mail:qwwagg@163.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0 11:52:34
没有人讨论下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0 12:22:40
1.建立一个大众化的平等的投资市场,让每个消费者进行公平平等的投资,不是说你的钱越多就可以投资得越多,这样就消除了一部分人企图依靠资本来摄取财富的行为。~~~~~~~~~~~~~~~~~~~~~~~~~~~~~~
前提条件就是每个人的投资能力都是均等的.这怎么可能?! 有人认为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就可以制造这种条件.但几十年的实践却得到了这么个结果,那就是强行尝试的这个民族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担心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0 12:28:44
论坛里不要贴这么长的文章啊,写的再怎么好您也要好好编辑下,让意思简单明了

您能告诉我,您的创新在哪里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 09:53:13
国企应该给全民分红,这几乎是许多经济学家的共识,分红如果说是立即分给13亿人民,那每个人能分到的也很少,因此我认为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把这个分红的钱用来替全体人民赚钱。
建立一个一万亿元的全民基金,资金来源主要为国企分红。把这个基金用于全民的养老,在若干年后领取,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把这个基金进行长期的保值增值,那不如说是全民的投资创业基金
建立若干个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平均分配管理全民基金,让这些机构之间有一个竞争,发挥最大效率。
这个就是全民投资基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