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国产化和‘新基建’有望引导芯片产业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引爆整个产业的新增速。”窦强说。
芯片虽小,却是手机、电脑、家用电器、汽车等各行各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
一方面,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科技博弈已是明显趋势,国产替代始终是半导体行业发展主线;另一方面,滚滚而来的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浪潮,催生芯片的强劲需求。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在芯片和操作系统等领域取得很大改观。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里,国产软硬件对原先市场垄断者的替代将是网络信息领域的新常态。”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
作为全球著名的芯片设计工具提供商,新思科技已扎根中国市场20多年。据新思科技中国董事长兼全球资深副总裁葛群观察,中国芯片行业正展现出很强的发展动能和潜力。
“仅芯片设计企业就从去年的1700家迅速扩大到今年的超过2000家,数量增长之快让人叹为观止。”葛群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应用领域,数字化、智能化都需要更多芯片支持。
最为关键的是,在外部环境倒逼和内部技术提升的共同作用下,国产芯片加速试错、改造、提升,已经从“不可用”到“基本可用”、再到“好用”转变。
过去,只是办公室的台式机、企业云平台、发电厂、高铁、卫星导航系统等,部分使用了“中国芯”;现在,百姓个人购买的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也已经部分实现国产芯片的替代。
大财配资认为,随着大数据、云平台、工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5G应用的到来,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