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大宗商品及A股市场同步迎来连续上涨行情,A股涨幅更为显著。
研究人士指出,复盘历史上的流动性宽松周期与经济修复周期,“流动性溢价+经济修复”的组合下,大宗商品与权益资产往往同步迎来拐点,另一个显著特征则是大宗商品领跑效应突出。
相对权益资产而言,稍显落后的大宗商品会否后来居上,成为领涨选手?
4月之后,大宗商品进入上涨通道,4-7月,文华商品指数连续四个月月线收涨,涨幅分别为2.78%、3.95%、1.44%、4.21%。几乎同期,作为权益资产的A股迎来了长达4个多月的上涨。数据显示,4-7月,上证指数月度涨幅分别报3.99%、-0.27%、4.64%、10.90%。
同样是反弹行情,从涨幅来看,A股似乎更“香”。但进入8月后,商品走势总体强于A股,8月以来,文华商品指数反弹了0.85%,同期A股涨幅为0.32%。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M1增速回升至6.9%,而M2增速回落,意味着两者剪刀差收窄。大财配资认为,剪刀差缩小或提示我们实体经济投资需求在增强。
复盘历史上的流动性宽松周期与经济修复周期,“流动性溢价+经济修复”的组合下大宗商品将领跑大类资产。目前各国政策应对与经济表现符合上述特征。
“叠加刺激效应弱化、修复节奏错位、逆全球化的新属性,本轮修复周期可能会较快走完,幅度也受到一定影响。但三、四季度全球风险市场牛市基调仍在,只是悄然向区域性、品种结构性转变,大宗商品即将‘崛起’。量化宽松成为主要货币工具后,大宗商品相对权益的走势将类似于2009-2011年的先苦后甜。”
免责声明:以上观念仅为个人学习心得与笔记,有关信息均摘自干流媒体,据此操作,危险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