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287 1
2010-10-30
净瓶与古佛
齐安对僧人说:“你为老僧把净瓶拿过来。”僧人照办。齐安又说:“你再把它放回到原处去。”僧人又照办了。之后,僧人又来问刚才的问题。盐官答:“古佛已经过去老半天了,可惜你没有看见!”
佛有法身、报身、应身三身。法身是佛和众生固有的本觉。经过修习,这本觉自现,成就报身。应身则是佛为脱度众生而显现的佛身。就法身与报身两者关系而言,有本质与现象即佛家常言的体用关系。
僧人问齐安禅师卢舍那有没有自身,问的就是法性之身与现象之身的体用关系。禅师回答的方式是一种主客换位的办法,让问者在与其问题实际同一的行为中自己去证悟。净瓶在那里,你把它拿过来,又放回去,瓶经历了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的过程。
静的是净瓶,动的还是净瓶,静的与动的都是瓶的显象,瓶之为瓶始终未动也未静。这不就是法身与报身的体用关系吗?同时,拿净瓶的是僧,放净瓶的也是僧。你在动中有不动,而不动中你又有动,这也是体用。僧人没有理会,他只想在说解中求回答,不识在自己的行为中求证,因此禅师说古佛已经和他交臂而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30 10:11:29
从自我的角度看,我还是我,没变,但环境的角度看,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我,因为位置已经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