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3501 1
2010-10-31
                                                 由禅诗谈禅(1)

本自深山卧白云,偶然来此寄闲身。


莫来问我禅兼道,我是吃饭屣屎人。


-----育王净昙禅师


   庆元府育王无竭净昙禅师,嘉禾人也。晚归钱塘之法慧
    话说这净昙禅师晚年的时候常住杭州,当地的王公贵族都希望结交禅师,而老禅师也是高高兴兴迎进门,欢欢喜喜送出去。但在杭州弘法时,经常有弟子来问禅师什么是禅法的真谛。一日上堂说法,老禅师便道出了上面的那首示法偈:
                                       本自深山卧白云,偶然来此寄闲身。
                                       莫来问我禅兼道,我是吃饭屣屎人。
    这首诗无不体现出平常心既是道,“本自深山卧白云”是说,原本我在深山居住,像云一样自在,很多禅师谈及禅法本质时,皆用白云做喻。比如我们前面写到的“青山不碍白云飞”,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因为本性的心一样。可想老禅师在深山是何等大快乐。“偶然来此寄闲身”从字面看是写禅师偶来杭州传法,也表达了禅师看待生命的真谛,我们人生在世,都是寄闲身,如果不能静心感悟,那轮回的门随时开着。“莫来问我禅兼道”正是不要问我什么是禅,因为禅在修行人自己的心中,而禅师如果告诉你什么是禅,那也就不是禅了。“我是吃饭屙屎人”这看似粗鲁的诗句和很多风景如画的禅诗固然不同,却更透彻的表达了禅在生活中的道理,拥有“平常心”的重要性。
这首诗让我想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禅宗公案, 有一次,一位叫做有源的禅师去拜访慧海大师,他问道:“还用功修行吗?”
  慧海回答:“当然用。”
  有源又问:“那到底怎么用呢?”
  慧海答道:“饥饿的时候就去吃饭,困倦的时候就该睡觉。
  有源不解:“可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呀,难道他们的做法与你说的有什么不同吗?”
    慧海答道:“当然不同,一般人总是不能做到顺其自然,该吃饭时不吃饭,还总是有过多的要求。该睡觉的时候也不睡觉,有太多的计较,这就是不同之处所在。
    慧海大师一语道破天机:人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应该顺其自然。这看似是一个浅显而又容易的道理,但却也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老子云:“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何为顺其自然?就是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顺其发展,而环境并不能阻碍我们的心,如果常常抱着一颗平常心,那无论是和环境都可以顺应,也都可以从中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之本。
    人世间,很多事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有时还总是逆着我们的意愿所发展。人们为改变现状,设法去克服它,战胜它,想成为生活的强者,但最后很多事在经过自己的百般努力后依然是遥不可及。既然一切都已注定不能改变,为何不保持一颗平常心,顺应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简简单单的,顺其自然走向成功呢?
    记得一次去拜访明奘法师,我问法师:“什么是禅?”
    法师答道:“听过马三立的相声吗?”
    我感到莫名其妙说:“听过”
    法师继续说:“马三立的相声中,有一段讲一个身患痒病的人,四处求药,偶然间遇到一个卖止痒的家传秘方的,他便买了一个,回家后身上痒病发作,奇痒难忍,这人便打开秘方,发现里面还包着一层,又打开,发现还有一层,随即层层打开,最后一张纸上写着“挠挠”二字,而这“挠挠”就是禅。”我听了法师的解释,才明白,禅就是哪里出了问题,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用平常心感悟才是禅理的根本。而“饿既吃,困既眠”的道理我们虽然都懂,但是当下在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做不到。这又是为何呢?每天我们都要工作,在工作时,很多人饿了不吃饭,而是等到夜里跑去吃快餐食品,吃饭时又着急工作,狼吞虎咽。这样下来身体毁了不说,也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而睡觉更是现代人的大难题,每天熬夜,上网、看球、看电影、酒吧、歌厅是无比兴盛,第二天还要早早爬起来上班,身心疲惫,很多人都体会不到什么是精力充沛。而这种“背离自己”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的思想也开始慢慢扭曲。把追赶潮流作为生活的本身。于是生活落在虚无缥缈的地步,而我们的欲望则不断膨胀,随着挥霍和透支,我们的经济也不会富裕,而这捉襟见肘的财务问题和不断地欲望对比,我们便体会到“精神穷”和“金钱穷”的双重痛苦。这样的生活怎么可能像禅师一般感受“深山卧白云”的自在呢?
    当今时尚无论是物品的价值或是对于人的评价,大都以金钱来衡量,愈贵的东西就被认为愈有价值,愈有钱的人就愈伟大,可以说拜金主义泛滥。如此一来,多年形成的道德和价值观随之发生了变化,大多数人处在迷茫、徘徊的状态中,导致自我心态把握上的失准,继而陷入名利诱惑的苦海中不能自拔。而面对名利更需要一颗平常心,作为领导,有平常心可以广纳建议,作为下属,有平常心就不会在乎升职时的勾心斗角。
    平常心就是我们的安稳生活保证,平常心也贵在“守恒”。
就是要切实的落实到生活中,而不是“口头禅”,并且坚持,当我们为去世的亲人送葬时,在走进火葬场的时候,许多人都感到心里空荡荡的,觉得争名夺利实在太没意思。可当走出火葬场,重新融入世俗生活中时,有些人完全忘却了在火葬场时的感慨,依然乐此不疲地周旋于名利场,有的还会变得异常“奋勇”。保持平常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每个人的恒久理念呢?而禅师的“吃饭屙屎人”,也透视着平常心应该守恒的道理。

    而我们说的“平常心”绝不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而是按照正常生活去生活,从身体和心灵上都健康。真正领悟平常心的意义,并以此为人生准则,从中获取无限的欢乐与满足,做一个永远幸福的人,既需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又要有智慧的人生思考。如此看来,平常心的内涵博大精深,看似平常的“平常心”,其实并不平常。所以能够感悟并坚持平常心,也就能够体味禅师们悠闲自在的快乐生活之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31 05:00:41
我是把禅当作一种健康的心理学来读,同时它有包含着深奥迷人的东方古老哲学,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大宝库。
欢迎各位朋友来交流切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