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非同比例增资或引入新股东过程中,我们通常都建议被增资企业先将未分利润进行分配,然后再进行增资。那么为什么要先分配再增资?“先增后分”与“先分后增”的区别又是什么?本次将基于企业估值视角,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对比,阐明上述问题的原因和内涵。
案例背景:某市C交投公司持有参股企业甲高速公路公司25.65%股权,C交投公司拟向甲高速公路公司现金增资16亿元。由于甲高速公路公司为国资控股企业,按照国有企业相关制度,增资前需要进行资产评估。假设评估基准日为2019年12月31日,甲高速公路公司于基准日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00亿元,则根据甲高速公路公司基准日股权结构,各股东所占估值权益如下表所示。
甲高速公路公司基准日股权结构及股东所占估值权益
金额单位:亿元
接下来我们分别计算分析“先增后分”与“先分后增”两种情景下,C交投公司对甲高速公路公司所享权益价值的影响和变化。
(一)情景一:先增后分
假设C交投公司先增资16亿元,增资后C交投公司所占股比升至35.90%,在基础上甲高速公路公司分红10亿元,则交投公司应收股利为3.59亿元。由于是同比例分红,分红后股权比例与分红前一致为35.90%。
“先增后分”情景下C交投公司所享权益价值的影响和变化
金额单位:亿元
(二)情景二:先分后增
假设甲高速公路公司先分红10亿元,则C交投公司应收股利为2.56亿元。分红后,C交投公司再向甲高速公路公司增资16亿元,则增资后股权占比应为36.87%。
“先分后增”情景下C交投公司所享权益价值的影响和变化
金额单位:亿元
(三)两种情景对比分析
两种情景下C交投公司所享权益价值对比表
金额单位:亿元
由上表可见,从C交投公司所取得的股利加上增资后股比所对应的应享权益来看,两种情景下C交投公司对甲高速公路公司所享有权益价值量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从企业估值的角度看,无论是“先增后分”,还是“先分后增”,对拟增资股东而言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先增资再分红时,分红多股比少;先分红再增资时,分红少股比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老股东而言,如果看好标的企业未来发展,则建议按先分红后增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下,所占股比相对会更大些;反之,若投资者认为企业未来发展有不确定性的,建议先增资再分红,因为此种方式下所分得的股利相对多一点。对于新进入的投资者,理论上是看好标的企业未来发展才会入股的,因此我们一般会建议采用第二种情景方式,即先分红再增资,这样持股比例会相对高一些,当然这种方式下也有利于新老划断,比较容易算清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