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作为衡量货币、价值的元、角、分是不会涨跌的,人们把衡量货币、价值标准的价格看成是资产的价格,并由此认为价格会涨、会跌。会涨会跌的是买卖产生的价值、货币,不是计量价值、货币的价格。
同一主体一买一卖推动价值、货币不断上涨,卖不仅需要冲销买产生的价值、货币,还必须实现利润,这个利润是价值、货币不断上涨的动力。利润在抬升价值、货币的同时,也在抬升债务,当债务抬升到一定程度时,买卖产生的价值、货币由升转跌。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购买为社会创造价值、货币,银行是价值、货币升跌的核心机构。银行购买创造货币有时叫“货币发行”,有时叫“印钞票”,购买是银行为世界创造货币的唯一方式。
银行购买家庭的房产为社会创造货币,银行增加的债务等于家庭增加的货币,银行将从家庭购买的房子以远期、分期冲销债务的方式卖回给家庭,银行增加的债权等于家庭增加的债务。
人们拒绝理解银行以购买的方式创造货币、价值,因为人们把价值和吃、穿、住、行连在一起,货币没有吃、穿、住、行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货币没有“价值”。逻辑只能改变少数人,利益才能改变多数人,在利益面前,逻辑是软弱无力的。逻辑埋在历史和现实里,人们能看到现实和历史,很难看到逻辑。人们能看到货币是购买力,很难看到购买创造货币。当智者说购买创造货币时,人们会本能抵制,并认为荒谬无比。
家庭把房子卖给银行创造货币,同时把房子从银行买回来创造远期、分期债务。家庭和银行之间的买卖关系以借贷合同的方式表示,家庭用出卖自己劳动力或其他资产获得的货币冲销债务叫“还款”。家庭需要10年、20年的时间冲销债务。
银行购买企业的资本资产为社会创造货币,银行将资本资产以远期冲销债务的方式卖回给企业。企业购买生产要素转移银行债务,企业用购买的生产要素生产产品,产品生产出来后,企业卖出产品,转入银行债务,然后用银行债务冲销自己的债务,实现货币循环和产品循环。
购买、卖出、循环、利润是单个经济主体生存的必然选择,利润推动买卖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多,由于利润对应的是债务,利润的增加意味着债务的增加,需要冲销的债务增加,当需要冲销的债务增加到无法冲销时,价值涨跌周期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