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3楼。
现阶段来看,对教育,政府给学校的各项扶持是重要的,但扶持必须是建立在公平公正、保障学校正常运作的基础上,而且这不能作为政府干涉学校运作的理由。也就是说,扶持主要是政府提供服务,而不是政府直接经营。
中国目前的情况,其实并不是由产业化造成的,而恰恰是由于“教育的高度行政化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过程”带来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如果过去没有实行政府直接管制的教育体制,就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正是由于目前学校仍对政府存在依附,以及转轨过程中的制度不完善,才造成了教育的腐败和乱收费。只有给学校自由竞争的环境,让学校成为真正独立的主体,才可以最终提高教育的质量。因为自由意味着责任。学校有了自由,则学校必须对自身负责,就再也不能把责任推给政府。因为过去,学校依附于政府,出了什么问题,必然把问题推给自己的娘家——主管的政府部门,不是说拨款太少,就是说给的政策不好。如果让学校有了独立的人格,那么长远的说,是非常有利的。不同的学校经过竞争,自生自灭(当然政府的服务仍然必要,因为教育是准公共物品),优胜劣汰。
最后说的浅显点,教育有时可以比作丛林,物竞天择,最终演化出来的必将是符合生态环境的物种(学校)。一切都有规律,无论自然还是社会。现在却突然冒出了这么件事:上帝(对教育而言,就是政府)硬性规定狮子不能吃兔子,或狮子一定要多吃兔子,扭曲了食物链不说,还最终会造成更大的灾难。所以政府不应该过多的扭曲一个学校的发展过程。道法自然,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