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628 4
2010-11-09
 新华国际消息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7日发表文章认为,当今中国更像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而非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文章说,美国崛起之路上投机性房地产泡沫破裂的事例不牲枚举,但每次美国经济都能起死回生,再度飞快增长。说不定中国也会如此。以下为该文摘要。

  中国是否正在前所未有地朝着全球经济巅峰跃进?是的,马丁·雅克在《当中国主宰世界时》一书中即如此断言。他将中国平稳站到世界经济前列,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归功于走一条独特的具有儒教色彩的发展道路。不过怀疑论者如经济学家约翰·马金和对冲基金大亨詹姆斯·查诺斯则持否定观点,他们对自己的结论同样坚信不疑。他们预测,泡沫破裂将导致中国重演上世纪 90年代日本“失去的10年”。

  我们很清楚,有关中国的种种大胆预测往往都难以持久。不过,根据对19世纪美国与当代中国的比较研究,我们斗胆提出第三种可能性:中国会磕磕绊绊,但始终不停地向上攀升,就像一个半世纪前的美国那样。我们发现,当今中国更像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而非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

  不要误会。我们并不认为中国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中国面临种种艰巨挑战,如劳动力快速老龄化、腐败猖撅、能源需求日益难以满足等等。然而,说中国面临重大挑战,并不会降低它与美国的相似性。要知道,美国1850年前后也同样面临挑战。当时,美国还是个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正经历向城市化、工业化经济的大转型。这与当今中国情形一样。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正成为世界工厂,马不停蹄地大量生产廉价而优质的纺织品、时钟、枪支和其他商品。这种奇迹令世人羡慕。中国与此大同小异,其生产的廉价商品仿佛无穷无尽,引得其他国家又恨又羡。

  美国评论家指责中国成功靠的是耍花招(如操纵人民币)、不老实的生意手段及无视版权。其实当年英国评论家也曾对美国的崛起议论纷纷。当时新英格兰的工厂仿冒英国兰开夏郡的最新技术产品,狄更斯也曾抱怨自己的小说在美国盗版泛滥、自身没有一点收获。

  怀疑中国的人指出什么泡沫?美国崛起之路上投机性房地产泡沫破裂的事例不牲枚举。每一次,美国经济都能起死回生,再度飞快地增长。说不定中国也会如此。

  中国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基本矛盾呢? 1850年时的美国在政治上大不相同,但也不乏种种矛盾。整个19 世纪,美国都在艰难地解决各种矛盾,今后数年中国也将如此。

  上述类比远远谈不上贴切。但不甚贴切的历史类比有其价值——若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当下的话。就此而言,回顾19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主要好处在于可使我们摆脱两个成见。一是认为中国纯属异数——不仅迥异于美国,甚至可以说是美国的反面。另种看法认为中国的繁荣肯定不能长久,就像上一次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即戛然而止的日本那样。

  美围人需要摆脱上述错误。否则,他们无法清晰认识太平洋彼端那个年轻气盛的国家。这个国家正大步迈向经济秩序之巅,这在美国引起焦虐不安,一如那个朝气蓬勃的美国曾引起大西洋彼岸的老朽帝国焦虑不安一样。(编译 余申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9 11:15:59
那也意味着苦难的继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0 11:21:37
问题是中国没有19世纪美国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也没有两次世界大战转移内部矛盾的机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0 11:29:49
中国经济不用太悲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0 22:00:26
如果世界上的优秀科学家都逃往中国的话……大约会腾飞一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