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3193 3
2010-11-09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很高兴能够代表第四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的获奖者来表达我们的感受。

    农村发展问题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也十分需要有适当的平台进行引导和促进。而作为这个领域最权威的“农村发展研究奖”,正在这些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十分感谢我们的老前辈——杜老,正是他,倡导设立了农村发展研究专项基金,设立了“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同时十分感谢专家评审委员会非常权威、公正和透明的评选工作!还想特别感谢的是专项基金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在与申报工作相关的联系中,我们从基金办公室工作人员那里感受到了在目前这一充满功利与浮躁的社会里,少有的那一份细心、耐心和热情!

    今天,我们的研究成果有幸被授予第四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对于研究,特别是农村研究,我们十分清楚,今天在座的有许许多多长期从事农村研究的资深专家,在这些专家面前,我们绝不敢班门弄斧。我们只想表达我们这些获奖人员心中存有的,对农村、农业和农民主题的不解情结和深深关切。

    就我个人而言,我出身农村,每次回老家就是回农村,父母现在就是农民;我研究农村,每次的实地研究就是去农村,伴随我研究过程的都是农民。在我的生活世界里似乎一切都没有离开过“农”字。我不否认,一个研究者的人生经历会左右其研究的价值与取向。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经历,我似乎一直都在围绕“农”而生活和工作,为与“农”有关的正义和认同而发出微弱的声音。在我的日常教学、研究和对外交流工作中,我也一直在试图传播一种思想和一种认识,那就是:农民、农村和农业,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的国家,其作用是至高无上的;而农业、农村和农民所孕育和包含的中华民族的博大文化,又是至深无下的。

    难道不是这样吗?土壤学家说:“当蔬菜腐烂了,把它放回土壤中去,就能重新成为土壤的肥料”。现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当高度现代的人有问题了,重新回到农业与农村中去,同样能治好他们的疾病!”

    根据叶紫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星火》,其中的一段话也许会使我们明白更多,那就是:“几千年以来改变中国历史的就是农民,中国的城市,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农民的聚集地,谁敢说自己不是农民的后代呢?只要扳着指头数,就能数到,他的祖先肯定是农民,而且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其中,还有一段是对农民的描述,是这样的,“中国农民,这世代在贫瘠的大地上从事着最劳苦的耕作,在世界上最低的生存条件下心满意足的人,他们温顺、勤劳、幽默、诙谐;他们热爱生活、渴望富足;他们善于用小小的诡计,赢得姑娘的眉眼、神仙的关照和朋友的仗义;他们不会书写文字,却热爱祖先留下来的方块字,并且用幽雅的乡俚小调,吟唱太阳月亮,吟唱巍峨的群山和河边的柳絮;当他们要起来抗争的时候,所爆发出来的凶悍和无畏,足以使所有鄙视这个群体的人心慌意乱,使所有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的那些自命不凡的侃侃而谈,黯然失色!”

    当我们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这种至高无上、至深无下的特质时,我们也许还需要回到现实中来。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选择似乎越来越少了;农民的劳动报酬大大让利给了资本收益;农民连祖辈留下了的宅基地都不能保住,而要“被上楼”,等等、等等。当我们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那些,曾经与我们促膝谈心、已经成为我们朋友的农民兄弟告诉我们,他们家的房子被拆了,无处可住时,我或然感觉到我们个体是多么渺小!我深刻认识到,无论是农村发展实践,还是农村发展研究,还任重而道远!

    我们可以做的,或许就是要大力弘扬杜老的“坚持田野调查”的精神与价值;我们应该做的,其实也许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模型和计算,而是杜老一直强调的,那就是,“去了解农民想什么,干什么,有什么要求。”

    谢谢大家! (叶敬忠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19 15:47:18
向农民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13:26:46
真真切切、实实在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 09:53:41
叶老师说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