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派:楚材湘军
 前几天看了潘石屹的博客专辑,有句话吸引了我,大意是人们常常陷入思维定势,这和杯子盛水满了就要益出来一样,所以必须把原来的水倒干净才能盛新水一样,可是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走出这一步来。
 据说这是潘石屹从地产教父任志强那学来的,后来从任志强被认为是黄埔军校的校长,王石、易小百、潘石屹、冯仑等都接受过教父训示,并且各自拥有了一片天空。任志强之所以能在当时有魄力奏出时代强音,说明他是经常能把原来的水倒干净来盛新水的人。而学员从校长这学到了宝贵的经验,并争奇斗艳。
 碰巧,前几天袁岳在院里演讲,有一句印象颇深,他说他每5年给自己打击一次。从南京大学本科、西南政法的硕士、北京大学的社会学博士、哈佛大学的MPA,零点的CEO、第一财经节目主持人等等,他做到了。
 还有王志纲,新华社记者、导演、策划人,时代不同,他在生活舞台各个阶段扮演的角色不同。
 …….
 又想到温州人连空飞执照、机场土地审批等等手续都没有办好,竟然已经购买私人飞机了。温州人的答复发人深省:先把事情做出来再说,事情没做就根本没有希望,做出来就有希望。这可能是温州人20多年来成功的阿基米德点。
 SHAKESEARE说,“The world is a huge stage and everyone plays his part on the satge. 
 泰戈尔说,一个人如果不与时俱进,他将承受这个时代所有的不幸。我想起叔本华对人生各个阶段的一个比喻:人年轻时就像在剧院的最后看戏,模糊不清,有前进的冲动。等到年老时如同坐在前排,把戏的内容看透时,就不想动了。
  我想戴明博士的名言:每天进步1% 可能是对以上格言具有操作性的一种SMART(specific\measurable \attainable\realistic\time-bound) 回应。因为倒水、自我打击、角色转换、先把事情做出来再说、与时俱进 容易成口号,不具有实战性。 这是我选每天进步1%作为座右铭的坚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