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489 0
2020-09-02

净借贷比:碧桂园万亿内循环新战场



上半年的疫情对企业来讲是一次考验,虽然是压力,但对龙头企业来讲,未尝不是一次机遇。每一次逆周期,都是行业的一次整合。


在地产行业,碧桂园的年中报再次验证了“强者恒强”的真理。总销售金额依然稳居行业第一,无论从财务数据的健康程度,还是盈利能力来看,碧桂园都是尖子生,实至名归的龙头老大。


稳,对碧桂园来说,已经是身上最显眼的标签。净借贷比


企业大到一定程度,其实就应该求稳求利润。很明显,碧桂园的管理层一直在朝这个方向走。


碧桂园今年的降负债做的非常好。今年的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不到6%,负债跟去年比降了49个基点,融资成本又比较低。碧桂园已经是这么大的体量,还是民营企业,能把负债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负债降低、规模持续增加、现金流为正,有媒体说碧桂园这实现的是“地产不可能三角”。实际上,如果去追溯碧桂园过去几年的战略转变,你就会明白,这是碧桂园实行了几年的“降本增效”后自然而然的结果。


对碧桂园来说,突破了不可能三角后,未来持续增长的动力有哪些?


01

与时代同频


碧桂园业绩的高增长早在一季度时已现端倪。


3月开始,碧桂园的销售额已经开始同比上升。碧桂园给出的结论是:今年三四线恢复得比一二线快。


三四线城市人口规模较小,疫情影响自然少些。在疫情之下,三四线城市对房产质量的需求也提升了,消费者更想要居住在更为舒适的小区。


5月时,碧桂园销售额798亿元,同比增长13.2%,单月环比增长15.7%,销售额的快速反弹,这或许得益于公司在五一期间开展的促销活动和线上直播活动。


这个业绩在一线房企当中尤为突出。


5月份之后,疫情的负面影响已经降到最低,碧桂园的全年业绩展现出可能存在超预期的情况。


在克而瑞统计的全口径销售额排行榜中,碧桂园以3723.1亿元位列第一。



规模增长的同时,利润并重。半年报业绩显示,上半年,碧桂园营业收入1849.6亿元,毛利约为448.9亿元,净利润219.3亿元,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146.1亿元


销售回款率更是达到94%的水平,已连续5年高于90%,这个数字在行业内保持绝对的领先。


近年来,舆论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会出现整体下滑的担忧甚嚣尘上,关于三四线城市的争议更是一直较为激烈,但碧桂园却始终用数据证明,目前我国城镇化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


从新政出台到近期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强调了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到了全新阶段的时间节点,加速推动新城镇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众多三四线城市仍能够享受城镇化推进带来的购房需求。


碧桂园与时代同频、与我国城镇化同步的战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的城镇化在不断地推进,对我们碧桂园来说是最大的利好消息,所以我们相信在这种大环境下,碧桂园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


持续稳健的增长,让碧桂园在今年《财富》杂志发布的2020年世界500强榜单,排名“四连跳”。碧桂园以703.3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147位,位居全球房地产行业首位, 提升320位。


02

内功深厚


8月,地产圈都在研究三条红线,最严格应该是负债率这块。


中报显示,碧桂园的降负债做的非常好:总债规模继续降低;在手资金占比超过总资产的10%,负债率控制在70%以内;融资成本再度下降,财务保持稳健。


有息负债总额由去年底的3696亿元下降至3420.4亿元,降幅达7.5%;报告期内,碧桂园的净借贷比率仅为58%,远低于行业90%的均值,已连续多年保持了净借贷比率低于70%。


这么大的体量,还是民营企业,能把净借贷比做到这个程度很不容易。


这样的水平在国内地产企业中并不多见。高质量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始终让公司杠杆保持行业低位。


“现金流”是房企实现高质量增长及规模化发展最主要驱动力。而这方面碧桂园一直都是行业学习的榜样。


在行业资金面持续收紧的背景下,碧桂园自2016年起连续四次在年末实现正净经营性现金流,达到146.7亿元。


目前,公司账面可动用现金余额达2055.2亿元,另有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3288.1亿元,资金保障充足。


在目前房企现金流高压的情况下来看,碧桂园可谓是内功深厚,也比其他房企高了几个段位。


就融资渠道而言,长期以来,碧桂园依托稳健经营业绩、良好财务结构、强大的品牌实力及社会影响力,融资渠道一直保持通畅且融资成本较低。


整体来看,碧桂园的总债规模降至低位,财务保持稳健。


截止到2020年6月底,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2662个,权益可售货源合计约2.34万亿,可售货源是足够充分的。


从结构上来看,碧桂园的开发项目主要集中于热点城市群。2019年末,其可售项目中73%位于长三角、广东省、环渤海、长江中游及川渝五大城市群。


在大湾区,碧桂园2019年中期已获取权益可售货值3467亿,潜在权益可售货值5519亿,合计接近9000亿的货值。这个数字,让不少企业眼红。


虽然说,碧桂园一二线优势不明显,但高能级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的土地储备足够,这个就为未来的盈利弹性提供了保证。


作为投资级港股大蓝筹,碧桂园连年保持稳定丰厚的派息。


碧桂园集团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20.55分,派息占核心净利润总额的31%。尽显大蓝筹本色。


03

万亿内循环大产业


碧桂园发展到今天,三四线城市之王的标签,显然已经无法定义它了。


这些年,碧桂园积极谋划多元化布局,向高科技企业迈进,把触角伸向了机器人产业、新农业。布局全产业链内循环,进入万亿级新市场。


做高科技企业,是一件门槛很高的事。敢于破局和挑战,有时也不得不佩服碧桂园。


在机器人方面。碧桂园的机器人公司博智林,截至2020年8月14日,已累计递交专利申请2314项,获授权567项,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50款,其中35款已投放工地测试。






目前,建筑行业的用工困难日益加重,且施工安全也未得到充分的保障。未来,建筑机器人研发成功落地之后,或许将会补充行业的空白。


餐饮机器人,也已多业态进军全国市场。截至2020年6月底,碧桂园全资子公司千玺机器人集团已申请各类专利611项,目前已获授权的有205项;


同时,千玺集团还参与制定并发布首个食品机器人行业标准。目前千玺集团共已有6家机器人餐厅投入运营。


在新农业方面,稳步发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就。


一是在武汉建立“中国种谷”,推进中国种业发展;二是在黑龙江建三江开展大型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推动中国农业机械现代化、无人化发展进程;三是携手湖南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助力非洲实现粮食安全。


依托实业优势,碧桂园也开始关注地产和社区生态链的投资机会。


围绕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大健康、智能制造、新基建等领域,本身环环相扣,在赋能被投资企业的同时,又能不断发掘产业链上创新发展最活跃的领域。


通过支持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发展,相互协同,碧桂园将最终形成紧密联动、全面完备的全产业链内循环,最终给予主业强有力的助推,助力房地产全产业链持续革新。


这个万亿全产业链内循环大产业,是碧桂园的下半场动力增长点。


如果说过去三十年,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底层逻辑,是中国轰轰烈烈的城市化浪潮汹涌而来的机会,这也是碧桂园腾飞的起点。


那么,我们今天站在2020年这个庚子年——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到了全新阶段的时间节点,如何理解碧桂园的战略布局和未来发展,可能更为重要。


在国内的地产领域,碧桂园难得的具备“全产业链覆盖”能力。企业大产业内循环堪称是我国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样本。但转型获得业绩增长,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对碧桂园新业务的业绩回馈,市场还需要多点耐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