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们还有一个选择:呼吁**直接出手,用行政手段限制商品房的市场价。但对此选择,一位中国经济学家有个著名的比喻:如果说房价如一池水中之皮球、**行政干预如硬往水中压球之手,那么,球中之气就是中国人的购房需求,只要球不撒气,结果肯定就是手松球弹,而且压力越大,弹得越高,除非**抽干池中之水——即废除市场经济。
当然,市场经济也有人道与非人道之别。人道市场经济,又称“福利资本主义”,绝对不是一个任由价格规律肆虐、任由“富人楼百套、穷人宿大街”的弱肉强食的社会。在市场经济中,房屋具有两种属性:一是居住的功能属性,二是买卖的商品属性,人道市场经济中的**,通常是尊重房屋的这两种属性,对商品房和福利房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一方面兴建廉租房,让低收入阶层租住**补贴租金的福利房;另一方面对商品房价格的升降基本上“无为而治”,最多以利率升降来间接干预,或用其它经济杠杆促使商业银行“限贷”,从而间接调控房价,而绝对不会采取“限购”、“限外”、“限价”等直接压低房价的行政干预手段,一言以蔽之,福利房归**管理,商品房归市场调节。
面对天价楼市,中国**是否就无能为力呢?非也;但其房调措施不应该是用“看得见的手”去商品房市场限购、限外、征税、限价,而是应该把“看得见的手”伸向商品房买卖市场之外那些最需要出“手”的领域,而且要多“手”出击:一“手”大幅压低土地出让金,一“手”全力打击不法开发商,一“手”善用利率等宏观调控措施,一“手”大力兴建廉租房。
注意,我上面说的是廉租房,而不是廉卖房(即中国人所说的“经济适用房”)。中国的经济适用房自实行以来弊病甚多,实际上形成了两块价格相差很大的市场,就像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的价格双轨制,为腐败的盛行造成了巨大的空间。所以,中国经常传出经济适用房房主开着宝马车出入、某某高官的老婆怀揣几套经济适用房钥匙的故事,而廉租房就不同,即使审核租户资格的过程不公正、不透明,富豪、贪官或其亲友也不太可能花自己的钱,租几套永远不太可能获得产权的廉租房。
被过滤广告中国自从实行房改以来,决策者一直在不同利益集团的方向截然不同的呼吁声中心情纠结、行动彷徨:打压房价吧,不仅有房阶层叫苦连天,而且房价大跌也会拖累经济;不打压房价吧,不仅无房阶层呼天喊地,而且中国可能会因为“居者无其屋”造成社会动荡,对决策者来说,似乎中国楼市的问题就是一个死结。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中国**参考借鉴成熟市场经济体的做法,根据房屋的两种属性,把房屋分成商品产权房和福利租赁房两大块,采取不同的手段去调控,一方面“房主拥其屋”,另一方面“房客租其屋”,也许决策者就能走出中国楼市的怪圈。
此文正要收笔之时,我又看到了凤凰卫视11月11日财经节目的最新报道:为了对抗通货膨胀,重庆中产阶层纷纷买房保值;浙江二、三线城市规定凭票买房,导致一张购房券已经炒到五十万元人民币。
这条消息不仅凸现了中国人购房需求的强劲,而且验证了“限购”、“限价”等行政房调手段的无效:如果需求不降,限制措施(购房券)本身也会成为“紧俏商品”!
我把这一消息发到了微博上。不久,便收到了一位博友的带着四个感叹号的跟评:“额,抓紧买房,刷爆所有信用卡也要买房!!!!”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邮箱:
weicheng_ft@yahoo.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