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938 140
2010-11-14
回到以前上学的小镇过周末。经历了在伦敦金融城几个月的快节奏工作和生活之后,越来越无法再忍受以前同学圈子里糜烂的生活了。

三年前,在这里读完第一个硕士学位之后,我们绝大部分的同学都选择了留校读博。几年下来,历届的博士生和新来的硕士生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众圈子。我始终只游荡在他们的边缘,实在受不了那种浪费生命,慢性自杀的痛苦。

这个圈子的一个典型的周末是这样的:周五收工后,一波人(通常十多个一群)聚在一起,两年前是玩杀人,现在是三国杀。有的在这里面混水摸鱼泡妞钓马子以填补在异国他乡内心的空虚寂寞。无聊的游戏通常进行到通宵,然后偶尔会有人提议再继续下一个对他们人生没有任何意义却又浪费大量生命时间的无聊游戏--魔兽世界。

周六,许多人睡到下午起来,又马上投入魔兽的战斗,为了虚拟世界毫无意义的东西再浪费一个下午。晚饭通常大家一起聚餐,餐桌上买天的八卦飞舞,范围不出学院三姑六婆的LV包,berbery围巾;或者是旧男友,旧女友,新男友,新女友。那种氛围,足以让人窒息。今年我因为朋友生日之类的原因无法推托去了两次,饭桌上张口讲话不到十句。茶足饭饱之后,一群人就开车回家。女的一两桌麻将,麻将桌上继续将八卦进行到底;男的各自回房,网络上继续魔兽战斗。

周日,开车去周边城市购物。一群将近30岁的人,拿着父母的辛苦钱买各种名牌衣服,首饰,化妆品。回来后一边炫耀自己的东西多么有品位,一边渲染自己是以多么优惠的折扣买来。典型的没品位伪小资。

忘了,大家在中午或者早上其实都习惯打电话回国。给家里人说说这个月奖学金又发下来了,项目做的不错,论文就快发表之类的。。。  许多是家庭条件富裕,学习成绩优秀的独生子女,自我感觉无比良好。

很多人在国外已经待了四五年了,天天就这样混在这个糜烂的圈子里,到现在张嘴连句象样的英文都说不好。二十六七的年纪,毫无职业意识,毫无社会经历,毫无人生计划。大部分人毕业之后回国,家里介绍个工作,保管房贷首付,买房结婚生孩子。然后继续在他们的小圈子里重复这样的糜烂生活。

。。。。。。。。。。。。。

后记: 看了大家的回帖,承认确实偏激了。我也无意伤害这个群体中的众多好人们,所以改了标题,保留原文。

现在当地时间凌晨12点半,楼下客厅里材料系的‘莘莘学子’们还在奋力的三国杀。而我,一个小小的实习生,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没有工资收入,每月还要交纳许多的交易桌费用。周中在伦敦早上交易欧洲市场,下午晚上交易美国市场。为了进入对冲基金的梦想,再苦再累也值。  楼上楼下的距离,生活状态却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不能明白的是,为什么这些人不能把目光再往前看一点。这个国家无论是科研还是金融都这么发达,有许多的事情都比魔兽三国杀更有意义。处在这么好的环境里,确一点也不珍惜,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自己在舒适温暖中死去。

再附:对名牌没有兴趣,所以不知道berbery怎么拼。大家不要再追究这个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14 06:29:17
在德国读书,有同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06:42:07
大部分人还是比较用功的,哪怕是被迫的,因为大量的Coursework和Essay压得你透不过气来。。。。

这篇文章有些以偏概全,没有准确地反映留学生的全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06:46:38
难道在英国读博士如此轻松?怎么在米国读博,累得像条狗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06:53:58
同意楼上的,米国的博士读起来不轻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06:55:13
LZ以偏概全了,在英国读博士不是那么轻松的,我和周围的PhD都是从早到晚都在办公室里做工,哪有LZ说的那么轻松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