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不理 发表于 2010-11-16 11:20 
我们知道早先研究劳动价值论是为了找出人们相互交换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早先及现在,人们有一个共识,就是“等价交换”。劳动价值论也是依这个原则为大前提的。
马克思的逻辑存在什么问题呢?第一,他是承认“等价交换”原则的;但却在后面的分析中,却得出是不“等价交换”。
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就出来了:“等价交换”这个原则还成立否?你既承认“等价交换”大原则,却又得出来不等价交换,否定等价交换。也就是否定等价交换原则。
也就是说,难道等价交换以什么分析方法为标准的问题?或“等价交换”有什么具体的分析方法吗?
马克思在逻辑上的不自洽就表现在这里。
所以,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让马克思搞复杂化了。
应该说,具体分析一个等价交换的过程和价值大小与等价交换或等价交换原则是没有关系的。
无论分析的结果如何,还应该是等价交换。
我把这个帖子再编辑一下。
我们知道早先研究劳动价值论是为了找出人们相互交换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早先及现在,人们有一个共识,就是“等价交换”。劳动价值论也是依这个原则为大前提的。
马克思的逻辑存在什么问题呢?第一,他是承认“等价交换”原则的;但却在后面的分析中,却得出是不“等价交换”。例如在对资本家与工人的交换问题上,通过分析,他得出了这是一个不等价交换,资本家剥削了工人。
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就出来了:“等价交换”这个原则还成立否?你既承认“等价交换”大原则,却又得出来不等价交换,否定等价交换。也就是否定等价交换原则。
也就是说,难道等价交换以什么分析方法为标准的问题?或“等价交换”有什么具体的分析方法吗?
马克思在逻辑上的不自洽就表现在这里。
所以,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让马克思搞复杂化了。
应该说,具体分析一个等价交换的过程和价值大小与等价交换或等价交换原则是没有关系的。
无论分析的结果如何,还应该是等价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