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10-11-22 00:20:34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1 21:56 麻烦sungmoo解释一下“发行”二字好吗?
我想,只要我们大家搞清楚了这个“发行”,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里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如果楼主当真不明了“发行”,何来主楼那些说法呢?

(请先注意:这个问题,与我是否应该解释“发行”二字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00:32:24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1 22:08 《商业银行法》里有定义: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是企业,而央行不是。关于“央行”,也有一个《中国人民银行法》,其中规定的央行职责当中,没有央行可以以借贷图利的授权。所以,央行不可图利,商行可以公开图利。如果央行用借贷方法把造币厂的钞票借给商行,实际上是违法的。
请看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章
http://www.pbc.gov.cn/publish/tiaofasi/272/1383/13831/13831_.html

第四章 业务
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再请注意,央行同样可能发生利润与亏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00:34:12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1 21:56 这个《条例》当中只谈到钞票从印钞机到发行库,却闭口不谈钞票是怎么出了发行库。
“12号令”只是谈已经进入经济体的货币,跳过了发行这个环节,因此和“发行”不沾边。
那就很有趣了:既然《条例》里并未说明,楼主又何以如主楼那般清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01:01:15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1 21:56 本主帖说的“造币”,就是指造“钞票”,不是广义的货币概念
如果就是指“钞票(包括硬币)”——现金,央行的“货币政策”(虽然这里用了“货币”二字)远远不只涉及现金。

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央行若真地贷款给商行,也不必总采用现金交易方式。

****************************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14 13:21 自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出以后,全世界的造币厂都在疯狂印钞。
简单说,所谓“量化宽松政策”本身就并不只基于现金,而是基于更广义的货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07:12:33
sungmoo 发表于 2010-11-22 00:20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1 21:56 麻烦sungmoo解释一下“发行”二字好吗?
我想,只要我们大家搞清楚了这个“发行”,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里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如果楼主当真不明了“发行”,何来主楼那些说法呢?

(请先注意:这个问题,与我是否应该解释“发行”二字无关)
不必回避吧?既然你认为如此简单,请不吝赐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07:15:53
sungmoo 发表于 2010-11-22 00:32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1 22:08 《商业银行法》里有定义: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是企业,而央行不是。关于“央行”,也有一个《中国人民银行法》,其中规定的央行职责当中,没有央行可以以借贷图利的授权。所以,央行不可图利,商行可以公开图利。如果央行用借贷方法把造币厂的钞票借给商行,实际上是违法的。
请看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章
http://www.pbc.gov.cn/publish/tiaofasi/272/1383/13831/13831_.html

第四章 业务
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再请注意,央行同样可能发生利润与亏损。
1、缴存准备金之类,只是把发行出去的货币再以某个的名义收回来,这已经跳过“发行”过程了;
2、我在主帖当中已经说了,贷款是名义上的,因为商行无法加息归还,所以,贷款是假,送钱是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07:17:39
sungmoo 发表于 2010-11-22 01:01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1 21:56 本主帖说的“造币”,就是指造“钞票”,不是广义的货币概念
如果就是指“钞票(包括硬币)”——现金,央行的“货币政策”(虽然这里用了“货币”二字)远远不只涉及现金。

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央行若真地贷款给商行,也不必总采用现金交易方式。

****************************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14 13:21 自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出以后,全世界的造币厂都在疯狂印钞。
简单说,所谓“量化宽松政策”本身就并不只基于现金,而是基于更广义的货币的。
量化宽松只是一个起因,结果是加速印钞。
如果要考虑广义货币,信用也是有额度的,同样也是遵从货币守恒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07:20:41
sungmoo 发表于 2010-11-22 00:34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1 21:56 这个《条例》当中只谈到钞票从印钞机到发行库,却闭口不谈钞票是怎么出了发行库。
“12号令”只是谈已经进入经济体的货币,跳过了发行这个环节,因此和“发行”不沾边。
那就很有趣了:既然《条例》里并未说明,楼主又何以如主楼那般清楚呢?
没有那般清楚了,是根据其中的矛盾(把无法加息归还叫做借贷)推测所谓的借贷实为送钱。
我自己理解的“货币发行”应该是“货币所有权的赋予”。如果我向银行贷了一万元,恐怕不适宜称为因为向我发行了一万元吧?
还是请你给大家讲讲是怎么发行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08:13:11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2 07:12 不必回避吧?既然你认为如此简单,请不吝赐教。
请不要回避前面指出的问题。

你是否承认前面问题里所指出的?(再次提醒:那个问题,与我是否回答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08:16:43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2 07:15
sungmoo 发表于 2010-11-22 00:32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1 22:08 《商业银行法》里有定义: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是企业,而央行不是。关于“央行”,也有一个《中国人民银行法》,其中规定的央行职责当中,没有央行可以以借贷图利的授权。所以,央行不可图利,商行可以公开图利。如果央行用借贷方法把造币厂的钞票借给商行,实际上是违法的。
请看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章
http://www.pbc.gov.cn/publish/tiaofasi/272/1383/13831/13831_.html

第四章 业务
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再请注意,央行同样可能发生利润与亏损。
1、缴存准备金之类,只是把发行出去的货币再以某个的名义收回来,这已经跳过“发行”过程了;
2、我在主帖当中已经说了,贷款是名义上的,因为商行无法加息归还,所以,贷款是假,送钱是真。
(1)退一万步讲,即使“贷款是假,送钱是真”,也不是你所说的“违法行为”(这点你是否承认?请你明确回答)。

(2)再者,你又凭什么说“贷款是假,送钱是真”?你前面的种种说法,已经表明你不可以再用主帖作为依据了。现在,你反复用主帖来证明你的“贷款是假,送钱是真”,这就是你的逻辑?

你要真地想认真讨论,就应该老老实实说明何以“贷款是假,送钱是真”(提出新的理由,而不是反复依据所谓“主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08:17:33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2 07:17 量化宽松只是一个起因,结果是加速印钞
请解释其中的逻辑(因果关系究竟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08:20:29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2 07:20 没有那般清楚了,是根据其中的矛盾(把无法加息归还叫做借贷)推测所谓的借贷实为送钱。我自己理解的“货币发行”应该是“货币所有权的赋予”。如果我向银行贷了一万元,恐怕不适宜称为因为向我发行了一万元吧?还是请你给大家讲讲是怎么发行的吧。
先还请分清前面指出的那个问题:

既然你指出“没有那般清楚了”,就请不要再以主帖的相关说法做论据来说明“央行送钱给商行”。

(再再次请注意:那个问题,与我是否应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08:28:49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2 07:15 1、缴存准备金之类,只是把发行出去的货币再以某个的名义收回来,这已经跳过“发行”过程了;2、我在主帖当中已经说了,贷款是名义上的,因为商行无法加息归还,所以,贷款是假,送钱是真。
至少在中国,

(1)存款准备金是有利息的。

(2)央行对商行的(再)贷款(包括票据贴现等),也是有利息(收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08:48:57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2 07:20 我自己理解的“货币发行”应该是“货币所有权的赋予”。
现代信用本位体制下,央行的“基础货币发行”,本质上是一种信用行为(央行对非央行公众集体的负债)。

就欠别人一件东西,给别人开出了一张欠条(或说借据)。这就是你发行欠条的行为。

央行发行基础货币,也必须对应各方资产负债表的平衡。

央行对商行的再贷款,对应的是:央行对公众(公众中也不只有商行)的负债增加,且对商行的债权增加;同时,商行对央行的负债增加,且商行的流动性资产(这种流动性资产对应的索取权,也未必只可以针对央行,否则央行贷款也没有多大的货币政策意义了)增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11:41:54
sungmoo 发表于 2010-11-22 08:17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2 07:17 量化宽松只是一个起因,结果是加速印钞
请解释其中的逻辑(因果关系究竟是什么)。
开动印钞机、用直升机撒钱,这都是美国财长的话,你不妨问问他?
经济体内的货币要想比之前“宽松”,惟有印钞,难道你还有其它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11:45:42
sungmoo 发表于 2010-11-22 08:28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2 07:15 1、缴存准备金之类,只是把发行出去的货币再以某个的名义收回来,这已经跳过“发行”过程了;2、我在主帖当中已经说了,贷款是名义上的,因为商行无法加息归还,所以,贷款是假,送钱是真。
至少在中国,

(1)存款准备金是有利息的。

(2)央行对商行的(再)贷款(包括票据贴现等),也是有利息(收益)的。
这种巧立名目有何用处?把准备金率扣除利息后当做实际交率不就行了嘛,这对我们分析问题有何影响?
我知道央行贷款是收取利息的,但不知道商行从哪儿弄来的利息。央行贷给商行1个亿,商行还能还回来比1个亿多吗?怕是多出的1分钱也是假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11:59:02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2 11:41
sungmoo 发表于 2010-11-22 08:17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2 07:17 量化宽松只是一个起因,结果是加速印钞
请解释其中的逻辑(因果关系究竟是什么)。
开动印钞机、用直升机撒钱,这都是美国财长的话,你不妨问问他?
经济体内的货币要想比之前“宽松”,惟有印钞,难道你还有其它办法?
看来加速印钞,象津巴布韦元一样的贬值速度,是最“宽松”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16:53:40
sungmoo 发表于 2010-11-22 08:48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2 07:20 我自己理解的“货币发行”应该是“货币所有权的赋予”。
现代信用本位体制下,央行的“基础货币发行”,本质上是一种信用行为(央行对非央行公众集体的负债)。

就欠别人一件东西,给别人开出了一张欠条(或说借据)。这就是你发行欠条的行为。

央行发行基础货币,也必须对应各方资产负债表的平衡。

央行对商行的再贷款,对应的是:央行对公众(公众中也不只有商行)的负债增加,且对商行的债权增加;同时,商行对央行的负债增加,且商行的流动性资产(这种流动性资产对应的索取权,也未必只可以针对央行,否则央行贷款也没有多大的货币政策意义了)增加。
那么请问:央行为何需要给商行开出欠条?央行欠商行什么?
发行欠条?这不是傻子吧?你可有写过“欠***元”的条子到处发吗?欠人钱者还有权要求他人归还本息?搞颠倒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18:24:25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2 16:53
sungmoo 发表于 2010-11-22 08:48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11-22 07:20 我自己理解的“货币发行”应该是“货币所有权的赋予”。
现代信用本位体制下,央行的“基础货币发行”,本质上是一种信用行为(央行对非央行公众集体的负债)。

就欠别人一件东西,给别人开出了一张欠条(或说借据)。这就是你发行欠条的行为。

央行发行基础货币,也必须对应各方资产负债表的平衡。

央行对商行的再贷款,对应的是:央行对公众(公众中也不只有商行)的负债增加,且对商行的债权增加;同时,商行对央行的负债增加,且商行的流动性资产(这种流动性资产对应的索取权,也未必只可以针对央行,否则央行贷款也没有多大的货币政策意义了)增加。
那么请问:央行为何需要给商行开出欠条?央行欠商行什么?
发行欠条?这不是傻子吧?你可有写过“欠***元”的条子到处发吗?欠人钱者还有权要求他人归还本息?搞颠倒了吧?
sungmoo讲的是借贷记账法的规则,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帐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20:21:25
shwany 发表于 2010-11-22 18:24
sungmoo讲的是借贷记账法的规则,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帐法
复式记账中的“借贷必相等”恰恰就是我说的“货币守恒”。
因为货币守恒,所以经济体不可能归还央行的任何贷款利息,1分也不会有,否则借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相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3 11:00:52
进入这个版块,思想都快被改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2 20:12:24
写的很好~~~评论写的yeha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2 17:51:43
不知道你们谁对谁错,但看后学到不少东西,货币银行学之类的东西是我永远搞不明白的一门知识,原因就在于教科书里面总是用一些欠扁的词,搞的人一头雾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2 17:52:18
不知道你们谁对谁错,但看后学到不少东西,货币银行学之类的东西是我永远搞不明白的一门知识,原因就在于教科书里面总是用一些欠扁的词,搞的人一头雾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1 17:47:12
中央银行只能负重要责任,但不能负主要责任,更负不了全部责任,货币创造的过程,整个商业银行体系承担了将一块钱的基础货币放大为几块流通货币的责任,流动性过大导致投机疯狂,加剧了通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5 10:27:33
有见解,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 20:27:50
2010年美国有157家银行破产倒闭 创18年来之最2010年12月30日 12: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30日讯(王红娟)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美国共有157家银行破产倒闭,数量之多创下1992年美国信贷危机结束以来之最。这些破产银行涉及的资产总额多达921亿美元。不过,该机构表示,相信银行破产倒闭的高峰期已经过去。

链接全文参阅 http://intl.ce.cn/specials/zxxx/ ... 1230_22101067.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9 18:02:24
到底在说什么呢 还是没看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11:37:21
学习了,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07:41:33
对于我们上班族,我们的梦想就是有很多的薪水,还有花不完的钱。一想到有很多的钱就很开心,很多人都觉得我要是在印钞厂上班那该多好啊,每天都看见那么多的钱,工资肯定还会很的高。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在那里上班的人早都对它没有了概念,甚至已经麻木了,但是为什么就没有人辞职呢?原因说出后真的让人很意外,一起看看吧!

对于他们这类特殊工作的人群来说。他们觉得那只是一种产品,跟普通工作者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每天上班面对的都是那么一堆一堆的钱,那你们觉得他们的工资会是多少呢?肯定会想着,毕竟是在那里面上班,工资一定多的很吧?

然而你一定想不到,他们的工资其实都并不高,一般来说,他们也就两千块钱。既然这么少,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还在那继续呆着?因为他们的工作并不累,而且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科技已经很发达了,基本都是机器制造的,人工能帮上忙的其实很少的,只是在机器旁边照看一下而已,也不累。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都知道,印钞厂也是属于国企的,工资相对特别的稳定,包括逢年过节的福利,待遇都特别的好,而且到了年终也会发上很多的奖金。几乎也不会失业,但是能进到这里面的人也是经过层层筛选下来的。也不是那么容易进去的,而对于这么好的工作机会,谁愿意不干呀。不少内部员工都表示:傻子才辞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